第2章 从“玉工”到“玉王”(2)(1 / 3)

加入书签

在田宝军的玉器店里,人们经常会发现它的四周挂着诸如“以玉会友,天长地久”、“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等歌颂美玉品德的警句格言。在平时,他常说:“我们和玉打交道的人,在为人处事上也应该具备玉一样的高贵品德。”在生意场上,田宝军不仅坚持诚实守信原则,信奉“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道理,而且他还有着一颗慈善的心肠。

2006年8月,在“且末县玉石文化节”期间,田宝军将自己销售玉石的34万元收入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宝军助学基金”,作为且末县贫困家庭子女的学费。截至2010年6月,他的助学基金已经支助近300名贫困学生,保证他们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许诺,每年还要再拿出部分资金,增加“宝军助学基金”资金额,扩大贫困学生的扶持面,继续支持发展教育事业。

同年10月,田宝军将一块号称“和田玉王”、重达1.5吨、价值数百万元的青白玉赠送给且末县人民政府。此玉曾在2001年荣获过上海吉尼斯总会颁发的“和田玉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至今它仍然摆放在且末县宾馆大厅,供游人观赏。

2007年12月,为积极响应县总工会向全县发出的倡议,田宝军慷慨捐助13000元,用于帮助解决且末县下岗职工生产生活遇到的困难。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且末县各界各族群众为灾区踊跃捐款。田宝军也慷慨解囊,拿出10000元捐款。

2011年8月25日,田宝军再次为且末县政府捐赠了2件精美的玉器摆件,一件为“笔筒”、一件名为“神仙”,它们的市场价超过65万元。目前,县博物馆已经将这两件珍贵的玉石工艺品妥善收藏。

其他受田宝军帮助过的各族群众还有很多,得到他捐赠过几百几千元的人无法一一列举。不仅如此,他的慈善和爱心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

自从县玉石矿成立以来,偷盗玉石的现象时有发生。从当采矿队长到玉石矿矿长,被田宝军抓住的偷玉人不少,而他总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为主,宽大处理,严重的只好将他们开除出单位。但是,对于那些明显触犯法律的偷盗分子,他都送交司法机关处置。

无论是从事玉石采挖和买卖,还是玉器加工和销售,田宝军一贯坚持“诚信为本”,与人为善,自己方便。但即使如此,他有时也是“好心得不到好报”,总有一些人找各种理由欺骗他。

1996年,田宝军与内地某玉器加工店的老板签订数万元的产品加工合同。他交给对方300多公斤的原料和定金,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加工好300只玉镯。但是,对方最后不但没有如期交货,而且交来的产品竟然有80%不合格,田宝军因此受到很大损失。

1998年,江南某玉雕工艺美术公司×经理,买走田宝军400公斤青白玉料,当时只付了一半的钱。余下的一半款项,他再三保证回去后就打到他的账上,并留有字据,可是此人一去不复返。

2000年,一个来自首府被称为×总经理的人,拿走田宝军上万元的玉器,声称他一回到家里就把钱打过来,结果他一走了之,至今杳无音信。

2006年,某地方一个演员,拿走田宝军上万元的产品,她同样一再保证回去就打款,说自己是有“人格”的人。然而,她的人格也没有保证了她的“诚信”。

诸如此类事情,对于田宝军来说屡见不鲜,其他拿走几百上千元产品而不给钱的,他遇到了无数次。当然也有讲信用的人,他说:“凭我这么多年经验总结来看,大多数人还是守信用的,他们先拿产品后付钱,耍赖的人只是少数。”

不过,遇到特殊情况,他并非不近情理,一味难为顾客,而是表现出他的慷慨大度。如果顾客实在拿不出足够的钱,他也会以成本价买给对方。例如2006年夏天,深圳某局的一位领导,看上田宝军玉器店里的一个籽玉产品,实价3万元。经双方讨价还价,最终以2万元成交,但对方只带1.1万,剩下的款需要打卡,而他的银行卡在且末又使用不上。最后,田宝军只收下他的1.1万元。他说:“以玉会友,以德交人,这是我们做玉人应有的品德。”

对那些有难处的人或者贫穷的老百姓,田宝军总是会献出他无私的爱心。可对付那些以官自居、以势压人的不良行为,让他非常头痛。自田宝军当上玉石矿长,当地人人都知道他是发了大财的有钱人,于是有人动辄向他索要东西,或暗示他送礼行贿。应付这样的人,他有自己的办法,既不一概而论,也不全部拒绝,而是区别对待,以礼相见,以德服人。他的原则是,绝不助长行贿受贿等歪风邪气,但也不能见死不救,对弱者要同情,对穷人要帮扶,对于那些暂时有困难的人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四、玉石之路建奇功

且末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一个小县,北部是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半部则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无人区占据了全县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