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早期征服(1 / 1)

加入书签

在635年,阿拉伯军队夺取叙利亚后,转向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经历历史性的卡迪西亚会战,他们在642年击败波斯军队,占领波斯首都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在追击萨珊王朝末代帝王雅兹底格德三世的过程中,约在650年,阿拉伯军队经过阿富汗北部的赫拉特和巴尔赫,吞并了阿富汗西南的锡斯坦地区。随后,阿拉伯人逐渐确立了在帝国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在7世纪,甚至8世纪,被完全征服的伊朗和伊拉克省份,并非所有人口都皈依伊斯兰教。城市居民面对阿拉伯统治者和士兵的压力,加上皈依带来的经济和职业好处,迅速接受了伊斯兰信仰。然而,大多数波斯地主和农民坚守着他们的古老信仰,直至9世纪。而阿富汗的部落民对伊斯兰教的抵制更为强烈,他们频繁地让侵略者付出小的伤亡代价。

穆罕默德将犹太人和基督徒看作“有经人”,只需支付特别税款就能得到宽容。然而,随后的穆斯林统治者致力于查禁琐罗亚斯德教。8世纪,许多琐罗亚斯德教徒逃往印度,留下的教徒在伊朗最终萎缩成小的社区,而在阿富汗可能是琐罗亚斯德教发源地的地方则彻底消失了。

公元700年左右,来自锡斯坦地区的阿拉伯军队吞并了赫拉特和巴尔赫地区,这里当时号称有100座佛教寺庙。同时,另一支阿拉伯军队夺取坎大哈,并最终占领了喀布尔,由印度沙希王朝统治。以缴纳贡赋并接受阿拉伯军事长官的“保护”为条件,当地的统治者保住了他们的职位,而阿拉伯人则继续征服信德地区(巴基斯坦南部)。

750年左右,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在巴格达确立起统治地位。在早期统治下,伊斯兰教在阿富汗地区呈现出较受欢迎的面貌。随着阿拉伯人衰落,来自呼罗珊地区的波斯籍将军建立了阿拔斯王朝。波斯裔的官员成为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卓越力量,使伊斯兰教不再是阿拉伯人独有的事业,波斯文化对后来的宗教、艺术和文学产生了影响。阿富汗的黄金时代见证了许多阿拉伯语作家和学者,他们有着波斯或阿富汗背景。

伊斯兰教的五项功修

在伊斯兰教内部存在多种传统,其中一些在信仰和习俗上形成明显的对比。然而,全球超过十亿的穆斯林都承认阿拉伯语的《古兰经》是他们的圣典,并共同接受五项最基本的伊斯兰教功修,也称为伊斯兰的“五根支柱”。

1.证言,又称为"kalmia-e shahadat":穆斯林必须宣言“除了安拉再无其他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la illaha illa allah,Muhammadan rasul Allah)。

2.礼拜,或称“namaz”:穆斯林被要求每天礼拜五次,包括日出前的早晨、中午、下午、傍晚以及夜晚休息之前。如果因任何原因无法在指定时间内礼拜,穆斯林必须在夜间的礼拜中弥补错过的拜功。

3.天课,又称为"zakat":有一定条件的穆斯林被要求施舍,具体比率取决于个人的收入和财产类型,这些施舍用于资助那些贫困的穆斯林。

4.斋戒,或称“roza”:在伊斯兰教历的莱买丹月,即九月,穆斯林在每天日出到日落期间斋戒,禁止饮食、吸烟以及性关系。由于伊斯兰教历是纯阴历,每年比公历短几天,所以莱麦丹月在每个季节都可能到来,包括昼长夜短的夏天。斋戒要求并不适用于儿童、病人和旅行者。

5.朝觐,又称为"haji":有财力的穆斯林被要求一生至少朝觐一次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禁寺,瞻仰神圣的“克尔白”并在其周围进行礼拜。完成朝觐义务的穆斯林被称为“哈吉”。穆罕默德宣称,履行朝觐义务的穆斯林会被真主完全免除所有罪行。近年来,每年有约200万穆斯林从世界各地前来朝觐。

这五项功修是伊斯兰教徒生活的核心,代表了他们对信仰、礼拜、慈善、自我克制以及对神圣地点的尊敬。

在这个和平的时代里,贸易繁荣昌盛,得到穆斯林的支持,伟大的波斯文化开始了复兴。在这次复兴过程中,东部城市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赫拉特、巴尔赫,尤其是北部地区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就像在希腊-巴克特利亚和康什特(kushite)时代一样,历史再次证实,阿富汗是一个善于混合多种文化的地区。

在这一时期,和平的氛围和文化的繁荣使得各种知识和艺术得以繁荣。这些东部城市成为学者、艺术家和商人的聚集地,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赫拉特和巴尔赫成为了学术中心,而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则是文学和艺术的繁荣之地。

这段时期的文化复兴受益于穆斯林文明的推动,以及对学术和文艺的持续投资。在这个和平时代里,人们不仅关注贸易和经济发展,还注重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这种混合文化的氛围在阿富汗得以展现,为这一地区的历史增添了独特的光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