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2 / 2)
。
点点头,边吃边与沈氏道:“朝食就得有小家子气味才好吃。您看那些粥饭、烧饼、汤饼、糍糕,哪个不是小家子气味?馄饨也是,所以朝食卖得最多。”
沈氏问:“那甜食呢?什么时刻卖得多?”
庄惊梦知她是想听方才没说完的梅仙山那事,便直接道:“阿娘说得不错,梅仙山确实是个好路子,可人家几百年的铺子,什么好东西没有?如若这么去,人家恐怕看不上咱们,连铺子东家都见不着,更别说卖个好价钱。”
“那你有什么打算?”沈氏问道。
庄惊梦把手里最后一口锅巴饭塞嘴里嚼了,道:“让他们自个儿找过来。”
-
自过完上元节,停了雪,一整个元月假日养出的懒散气,也渐退渐消。
除了卯时上工的“早五早六党”,清晨小市上还多出来许多歇够了的农户、商户、演艺人、说书人,都是在东西集市、瓦子、茶楼、酒楼上班做生意的。
这些人是因为节后各处恢复运作而忙碌起来,而还有一些人,却是因为节日里苦读过了头,这会子纷纷如雨后春笋,钻出头来透气。
便是那附近书院里的书生,和国子监的监生们。
而无论从古自今,只要条件允许,但凡有学生、娱乐场所的地方,便少不了外卖的身影。
这朝代也是一样的。
勾栏瓦子、酒楼歌馆、书院学院,自卯时至亥时,点外卖的络绎不绝,送外卖的也是热火朝天。
庄惊梦原是只提供自提服务的,也就是食客自家拿了食盒来买回去吃。
可自从多了两样甜食,又赶上这上元后的复工热潮,便也不得不将外送业务盘活起来。
板车斜上,挂馄饨菜牌的两棵柳树间多了一条草绳,上面串爆竹似的拴着十来个一串的竹筒。下置一块写了字的立木牌:四坊之内可外送,竹筒另付五文。
牌子上除了字,还画着一幅有趣小图,是馄饨装在竹筒中的模样。
菜案旁除了装馅料的木桶,也多了一个小竹篾筐,里面放许多箬壳、油纸和草绳,还有一沓裁成五厘米见方的糙纸,每张上面带一个小孔,印一枚红色圆戳。
“小娘子,”一位正坐在桌上吃馄饨的监生常客唤道,“烦请为我打包一份笋丁鲜肉馄饨,两份豆面汤圆,一同结账。”
“好嘞,小郎君请稍等,马上就来。”
庄惊梦正在打包其他。
手中的箬壳里放上一张油纸,上面叠一份糍粑,浇了豆面和红糖浆,包好,拿草绳穿了一张印着戳的小糙纸,捆成四四方方的小盒型。
弯成提手的部分一拎起来,小纸头便落在侧面,如同现代所用的标签。
仔细看,上面的小戳里是三个字:百味晓。
因为庄惊梦、妤姐儿与周家这三个摊子里,只有周家是两口子,其他两家均是一人支摊儿,腾不出手来做外送,许素娘便兼职了这个差事。
庄惊梦与妤姐儿两家本想根据路程远近,每份给一到二文钱做脚费,但许素娘坚持不肯,最后便定成了无论路程,均给一文钱。
许素娘将递过来的糍粑连同其他包好的三份一同提了,送到眼前看了看那小纸,道:“这些个精致的,倒只有你想得出来。这三个字什么用处?”
“百味晓,是我的招牌,取百味皆晓、无所不有之意。”庄惊梦笑答着,又开始包下一份。
“虽然咱们是小摊贩,但本质上与那些正店茶楼、食肆酒楼的,也没甚区别。食客喜爱,记得咱们的招牌,以后无论摊子换到了那个小市,都能找来吃。”
许素娘笑着撇撇嘴:“那我倒要看看,这些个送出去,会不会有人找来吃。”
又道:“要是真管用,到时给我也取一个招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