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群思独行(上)(1 / 2)

加入书签

钱谦益头一天就接到通知,知道天启对他在报纸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有误会,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谁知道见了面时天启居然问起了另外的问題,好在钱谦益这一阵也在关心民选官一事沒有闲着,立即回答道:“臣认为此事必成,”

天启听了这话有些奇怪了,心道我都沒有绝对的把握,除了几个书呆子很多人也对此事心怀疑虑,你倒说得这么斩钉截铁,好像你老钱不是书呆子型的人啊,

心里这么想口了问道:“为什么你认为此事必成呢,”

钱谦益说:“沒有其它原因,只因为臣这么多年还沒见皇上要推行什么而不成功的,”

真是个会说话的好孩子,天启听了这个回答心中对钱谦益的好感顿时增加了不少,心道此人的话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也说的是实情,从最早的拆分内阁为军务院和政务院,后來的吏部和都察院合并,哪一样不是在受到强烈反对的情况下搞成的,至于说其的就更多了,什么经济审察、南北移民、新型农庄、监政制度、辅政制度等等等等,虽不说都做得十全十美但都做得有一定效果,小钱因为信任我而说事情必成也算是有眼光,

天启想起钱谦益也是个东林党,于是问道:“刘宗周刘大人曾经说过民选官一事可以从上而下进行,也就是先从朝廷中的大员开始选起走,由下级官员选举上级官员,你怎么看这事,”

钱谦益不慌不忙地说:“臣也听刘大人这样说过,刘大人的意思是朝廷涉及的人少,怎么做也就几十上百人,地方上的人太多牵涉到千千万万,应该就少不就多避免影响太大,不过臣不赞同刘大人的话,朝中官员虽然少但是都是大明的栋梁,哪一点出了错都会影响一大片,地方上牵涉到的人虽然多但是不一定要全面铺开,先找几处做试点就算一时沒做好也沒有什么关系,”

天启点头说:“你的看法是对的,但是地方上做试点再怎么做也比京里官员做试点多,岂不是会增加更多的事务,”

钱谦益说:“在地方上做试点就算事务再多也累的是臣下,为君主分劳是臣下的职责,但是在京里做试点劳累的是皇上,其他人因为避嫌想帮忙也怕人说闲话而只能作壁上观,皇上日理万机本來很劳累了,再给皇上添麻烦就是臣子的失职,两相比较之下所以臣还是认为在地方上搞试点要好些,”

钱谦益的这番话虽然是在维护天启,但天启听了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心道老子本來就已经把什么事都丢出去了,你现在还说我日理万机不方便再添麻烦,你还不如干脆说我懒好了,想到此人把难听话说得如此好听,于是说道:“民为国之本,假如在地方上因为政策失误引起百姓的不满,那么又该如何,”

钱谦益说:“如果是以前确实应该有此担心,以前百姓已经非常困苦艰难,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不在少数,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民变,安抚尚且來不及怎么能够随意折腾他们呢,但是现在不一样,皇上经过几年的努力让大户退田不得再兼并土地,百姓无论是自买还是租做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就成了百姓生活的凭借也是一种牵挂,人有了放不下的东西要做什么事时都会考虑再三的,”

天启点头说:“这话说得对,就像一个衣不蔽体吃了上顿沒下顿的穷汉,惹急眼了动不动就会跟人拼命,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也不怕再失去什么,假如一个人有了几分薄产,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让他随时去跟人拼命他就会掂量一番看值得不值得,但是话虽然如此说,你怎么就敢肯定在地方上折腾不会触及百姓的底线呢,”

钱谦益说:“皇上这是在考臣了,这次在京郊各县的试验中臣在政务院也随时听闻其经过,无论怎么动大铁公司都对该县的粮食和税银监管得很紧,只要钱粮不出问題百姓的吃穿服役等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害,自然也不会触及底线使其挺而走险,”

天启问:“你怎么看大铁公司的作用,”

钱谦益说:“其实大铁公司在地方上运作事务时很多也用的是当地官府,最多就是加派了一些锦衣卫來监督,让所有人循规蹈矩不敢乱來,臣原來也奇怪为什么同样的人名义不同做的事就不一个效果,后來才发现以当地官府的名义做事时要灵活些,以大铁公司的名义做事时要刻板一些,不是说灵活不如刻板好,而是因为刻板的人和制度更能让百姓感受到公平,从而得到百姓的信任,”

天启略感兴趣地问道:“这事朕倒沒有多听闻,你见到什么具体的事有此言论,”

钱谦益说:“比如说卖种子和收粮食,官府做事一般都委托商人卖种子,也派衙役去各地收粮食,但是商人卖的种子很多以次充好百姓有苦难言,征收粮食的时候大斗进小斗出,就算一样的量斗平斗尖斗的花样也是盘剥百姓的常用手段,大铁公司就不一样,卖种子的时候就说明了跟收成相联系,收获粮食的时候都不是自己人收自己人的,打下粮食先留够口粮然后才说租税,然后剩下的部分才几家按比例分,进出的斗也都用平斗大家都觉得公平,”

天启问:“自己人不收自己的庄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