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差点忘记大事(7 / 9)
体的城市属性,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确保北京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党政军首脑机关的正常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为日益增多的国内国际交往提供便利条件,为促进国家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为市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创造良好环境,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城市管理思路和工作重点,实现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从而为首都城市实现好所承载的各项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首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迫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举办奥运将使城市建设与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的首都城市建设,如果缺少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即便能暂时取得一些表面的成绩,终将给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众多的隐患,削弱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影响首都功能的发挥,还将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首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样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加以解决。当前,首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水资源紧张、大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城乡差距过大等等,制约着首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顺利实施,如果不妥善解决,就有可能重蹈其他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病“的覆辙。而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看,就是要从首都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和安排各项工作,确保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更是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指城市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城市管理能够保障城市对要素和资源具有相对于其他地区更强的吸引力。21世纪,是全球城市竞争、区域竞争的世纪。首都不仅面临着国内快速发展城市的竞争,要努力保持在国内城市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还需积极参与世界城市竞争,在世界城市竞争格局中争取领先地位。适应城市竞争的这种需要,首都城市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保障城市的正常、有序运行,还必须为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服务。必须牢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定位城市的发展,整合城市资源配置,改善城市运行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城市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和创造财富的能力,进而保障城市具有持续的综合竞争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将城市管理的重点不仅仅放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方面,而且放在城市科技文化教育与社会公用事业及社会治安、卫生保健、劳动社会保障、社区建设、郊区发展等方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人口、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实现自然资源持续的利用,实现社会持续的发展。首都城市管理工作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结合起来,既满足人的需要,又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注重当前的利益,又注重未来的利益。要改变那些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治理,重眼前增长、轻长远发展,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围绕体制和机制创新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这就是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政府、市场、社会各主体之间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实现高水平管理城市,从而为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进一步明晰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定位,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
明晰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是改进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首都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几次体制改革,对职能也进行了一些梳理,但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仍然不够清晰。一些职能部门,对于应该由本部门承担的管理事项,视而不见,敷衍了事,推诿扯皮,导致政府职能“缺位“;一些职能部门,对本来可以由社会力量来办的事,仍然大包大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导致政府职能“越位“;一些职能部门,将手中的权力伸向不该伸的领域,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导致政府职能“错位“。凡此种种,不仅使城市社会服务组织发育不良,市场和社会在城市管理中难于发挥作用,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还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明确政府的职能,对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为从根本上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高水平管理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合理设置城市管理机构。根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