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超自然现象(2 / 4)
nBc自然不是在给《鬼影实录》打广告,而是报道着最近两个星期里,全美都在发生着的一个社会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灵动-鬼影实录》导致大量青少年夜不归宿事件”。
关注社会民生的,看到了青少年翘家的一面;而关注电影的,则看到了更多。无论媒体还是影迷,最大一个疑问都是,这部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匹黑马究竟是从何杀出?
网上的“鬼影热潮”也在继续,媒体也知道了,但他们都笑着摇头,附体邪灵杀人?真实DV录像带改编成电影?也只有单纯的学生才会相信。媒体马上对这些谣言提出有力的质疑。首先,如果真有拍摄着凶案线索的DV录像带,它们都会是警方重要的证物,它们应该待在警察局而不是电影公司;另外,如果这是真实凶案纪录片,怎么可能通过mPAA的审核?而且是Pg-13级?
所以,媒体们都在驳斥着网络上的谣言:“真实电影?这是一个非常荒唐的说法,只有‘动物世界’才是真实的。”
媒体们自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纷纷开始调查起这部“超自然”电影背后的真相。当他们决心要调查,得到真相也就轻而易举,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有那么多电影公司曾经审核过《鬼影实录》?
所以,《洛杉矶时报》马上就得到了真相,帝门电影公司的购片部经理说:“这只是一部电影,是用DV拍摄出来的电影,并不是什么真实录像带剪辑而成。凯文、美尔都是由演员扮演的,而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个非常年轻的华裔男子,你看,就是他们最后面播放出来的制片人,就是他,Young-wang,也许22岁?也许20岁?”
而另一家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电影公司,一位发行部营销员说:“噢,我看过这部电影,不是在电影院里,是在公司的放映室。我们当时只要点点头,这部电影就会属于我们,但是你知道,我们最终拒绝了那个年轻人。说真的,我们现在后悔莫及,我们经理也因此遭到停职,也许下一个就是我了。”
然后记者又去到了演员工会,找到了电影男主角、也就是“凯文”扮演者扎卡里-列维的信息,证明了“凯文”依然活生生地在这个世上。记者还采访到了当日负责《灵动-鬼影实录》演员面试工作的马克-斯朗特,他说:“哦,这当然是一部电影了,我还抽取了‘凯文’、‘美尔’的签约佣金。那个年轻的导演很挑剔,从早到晚,他大概面试了几百个演员,才把最终人选定了下来。”
证据确凿,《洛杉矶时报》的这篇报道一出,网络上的谣言不攻自破。
对此,狮门公司和王扬早就准备好了,装神弄鬼的宣传手法,本来就只是指望它在电影上映初期发挥效果,因为事情闹大了,必然会真相大白。只要把第一批观众诱引进电影院,得到巨大的轰动,“装神弄鬼”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当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就算观众们知道了这只是一部拍摄出来的电影,他们一样会走进电影院。
因为人们更加好奇了,一万美金制作成本的DV电影,居然已经收下了八千多万的票房!?还弄得沸沸扬扬的,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件事,自己怎么可以错过?年轻人都是不愿落伍的,只要让“看《灵动-鬼影实录》”成为潮流,就不愁没有人看。
所以《灵动-鬼影实录》的宣传重点,早已经转移到了“你敢看吗?”这个手法上。狮门公司采纳了王扬的建议,在电影官网上搞了一项活动“看谁吓得最惨?”参与活动的方式很简单,用照相机、DV机把家人、朋友观影时的惊吓反应拍下来,然后上传到官网,参与图片、影像两项评选。然后由网友投票选出前十,获奖者可以得到圣莫尼卡一周游、家庭影院、DV摄影机等奖品。
这就是延伸到现实里的病毒式营销。
所以当《洛杉矶时报》的报道一出来,狮门公司就落落大方地澄清了事实,发行部经理乔恩-菲尔蒂梅尔向媒体承认,《灵动-鬼影实录》是一部有导演有演员的电影。而之前没有在电影官网里放上这些信息,他们只是想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气氛而已,拍摄那些预告片的目的也是这样。
当狮门公司把导演王扬、“凯文”扎卡里-列维、“美尔”瑞秋-麦克亚当斯的资料传上了官网,所有人顿时又“吓了一跳”!天啊,不会吧,18岁零6个多月的导演兼制片人?!看着王扬那张英气的年轻脸庞,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就是这个小子,用1万美金制作出了一部票房已经达到八千多万的电影!?
噢,上帝啊!吉尼斯那个“好莱坞最年轻的导演”的纪录是多少?斯蒂芬-保尔,20岁;而现在这个王扬,18岁零6个多月,毫无争议地破了纪录。再说,斯蒂芬-保尔的《再度恋爱》可没有八千多万的票房。
全美极富盛名的影评家罗杰-伊伯特,形容这是“正在发生的奇迹”、“超自然现象”;而他赞叹《灵动-鬼影实录》无与伦比,这是一种电影语言的创新,它开创了伪纪录片模式,并且为DV电影指明了道路;而电影本身的心理恐怖手法也玩到了极限,丝毫没有菜鸟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