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琐事(1 / 2)

加入书签

衡山王府的架子刚刚搭起来,如今李昊也没别的事情,将从洛阳带过来的木料顾茂安封了王府的左长史,又将一个叫蒋奉的封了右长史之外,亲卫什么的任命早就定下来的,剩下的品级最大的不过是六品的审理所审理,更多的是八九品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官小吏,李昊琢磨着将这些缺慢慢补上,如今这会儿也只好放一放了。

崔王妃也很忙,王府建设还未完毕,王府里的人事安排也要她经手,还得给那些侧妃庶妃们安排合适的地方,她素有心机,那些侧妃庶妃住的地方看起来不错,但是离正院都隔了一些距离,反正王府够大,若是这些人不安分的话,足够下人报到她这里来了,尤其,这里又不在吴皇后他们眼皮子底下,也没人跑过来一定要崔氏如何贤惠,对于这个词,崔氏明白,并且从来不在这种事情上给人留下话柄,但是她也不会故作大方到将自己的丈夫推出去。

最重要的还是要弄清楚王府在这边的产业,王府以后的用度大半靠的是这些产业,要是一开始没弄清楚,以后下面的人难免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到时候,可就更难办了!总而言之,崔王妃刚到那一阵子。每日里忙得几乎腾不出手来。

李玮一开始觉得可能会再次遇上语言不通的困境,不过,洛阳作为帝都,洛阳本地的话自然变成了官话,而王府里面伺候的人多半是会说官话的,除非是一些粗使的下人,这些人很多是从当地采买的,毕竟,哪怕是王府呢,内务府也不可能将上下所有的下人都给你配齐了,也就是关键的一些地方,内务府给配上了一些太监女官罢了,其余的人手,还是得王府自己配齐。

能够出现在李玮身边的下人,虽说不都是内务府派出来的,但是,大半是从洛阳带来的人手,那些还没有调教好的,平常连跟李玮打个照面的自个都没有。因此,李玮过得还算适应,每日里拿了一切启蒙的书在看,李昊心中既然还有野望,自然不会将儿子当真当做一个富贵闲王来教育,因此,却是按照他当年做皇子的时候,读的书列出了书单,四书五经什么的,反而是没什么要紧的,这种东西,算起来是微言大义,但李玮又不需要科举,钻研这等学术也是无用。何况,与原本地球上的历史不同,儒家并非一家独大,汉朝虽说依旧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情,但是,一直以来,儒家算不上非常得意,治国其实是外儒内法,法家、墨家、兵家在朝中也具备着不错的实力,即便是科举,明经,明法,明算等并行,对于朝廷而言,任你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若是不精于实务,只知道空谈,那么也就是在翰林院、太学之类的地方混日子的命。

因此,李昊列出的书单里面,儒家的东西并不算多,倒是有着大量的史书,以及诸子百家时候留下的不少经典。为此,李昊专门给李玮布置了一个小书房,如今李昊每日里过来亲自教李玮学几个字,让他对着楷体的字帖描红。

李昊不可能一整天泡在书房里面教导李玮,因此,只是每日布置下任务去,让李玮完成,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来检查。李玮也就有时间自己取了书,随意翻看,只不过,这年头的史书用的可不是古白话,用词简略无比,而且很多字李玮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得头都大了,只能根据上下文连蒙带猜,还总是遗漏一些信息。看过几次之后,李玮暂时放弃了这一艰巨的任务,还是慢慢来吧,好歹先完成了启蒙任务再说。

李昊见李玮对学习很有兴趣,便开始着手给李玮相看启蒙的夫子,虽说只是启蒙的夫子,不需要什么饱学名士,但是,李昊可不像让李玮跟着那些酸腐的文人学成了书呆子,无锡这边他两眼一抹黑的,什么都搞不清楚,只得叫了人去查访,问问无锡这边有没有什么出名的士子,不要那种脑袋一根筋的,要是那种脑子灵活,懂得变通的,李昊列出了一大堆的条件,底下派出去办事的人都快懵了,真要有这样的人,人家不早就去做官了,何必跑到王府里面给一小孩做蒙师呢!可李昊不这样想,李玮聪明伶俐,要是弄了个不好的老师来,把儿子给耽误了怎么办。

崔氏也跟李昊商量了,写了封信给娘家,让娘家找一个跟李玮差不多大的,聪明伶俐的人出来,给李玮做伴读。伴读将来最差的前程,也会是王府的属官,就算是他想要参加科举出仕,有着王府的照应,前程自然是光明的,当然,一个倾向于藩王的人进入内阁是不大可能的,不过,崔家既然与衡山王府结了亲,跟王府的关系本来就撕不开,再多一个子弟也无妨。何况,就算是内阁首辅,没有底层官员的配合,他又做得了什么事呢!

这边事情还没办下来,胡侧妃已经带着痊愈的李蓉也到了。小孩子健旺,李昊本来就没怎么见过李蓉,这会儿任凭胡侧妃怎么引导,说李蓉在家的时候已经会叫阿爹了云云,李蓉都显得怯生生的,将头埋在乳母的怀里,只敢偷偷瞧一瞧上面的李昊与崔氏。

李昊皱皱眉,他对女儿显得这么畏缩有些不满,便觉得胡侧妃教导不利,直接就说道:“大娘子虽说不是嫡出,但也是府里的长女,就该好生教养着,王妃是嫡母,以后大娘子就养在王妃身边吧!”说着,不等胡侧妃反对,就直接对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