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明镜是非(八)(1 / 2)
“这帮混蛋,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万磊把手中的一份情报拍在桌子上,暴怒道。而他的下首还坐有十余位党政军要员,个个都是面如猪肝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黄河北段决口了!
虽说洪水暂时还淹不到顺天府,不过南边的河间府保定府全线遭灾,很快就会有数十万难民北上。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朝廷已经下令,让山东组织人力,全力堵住南边的河堤,让洪水全部北上,大有以邻为壑之意。
朝廷反应这么快,万磊不禁怀疑,此次黄河北决,就是朝廷在背后搞鬼,目的是将黄河之害北引,让黄河取道天津入海,最终将顺天府包围在一片泽国之中,让北平军民无法南下,而商旅无法北上,以此困死北平城。
其实,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却一直多灾多难,决口无数次,大的迁徙也有数十次,给两岸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早在宋朝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占据那里的金统治者,希望以水代兵,借黄河的洪水侵扰南宋,致使暴虐的黄河在无遮无挡的淮北大平原,一泻千里,抢去淮河入海的水道,从此黄河主流南徙,携带大量泥沙入淮,淮河流域进入多事之秋。
而元朝建立之后,建都大都,为了保证运河畅通,在治河策略上,尽力防止黄河向北决口,以免危及运河。经过长年治理,黄河出现了以南流入涡、颍为主,以东流入泗为次的南、东分流局面。南流的称大黄河,东流的称小黄河。
明朝定都金陵,北平地区的战略地位下降,运河的地位也直线下降,沦落到无人治理的境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就在河南原武决口,沿会通河一路北上,重现北宋时期黄河北派的旧观。现在,明朝直接“赶”水北上,赤果果地搞以顺天府为壑了,万磊怎能不气极败坏。
“贤侄,事已至止,怨恨亦无补于事,还得早想对策。”铁铉低声劝道,不过,他自己也觉得非常气愤,因为顺天府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朝廷恶整了,朝廷如此不顾百姓的行径,让他对朝廷的忠诚度降到海平面以下了。
“还能有什么办法?如今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万磊一皱眉,冲赵鸿儒问道:“赵老哥,咱们还有多少存粮?”
“十八万石有余,不过能支用的只有十万石,剩下的充为军粮。”赵鸿儒也是苦着脸,这十几万石的粮食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多,但是对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大府来说,就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将会有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拿什么养活这些人,是头等大事。虽说朝廷明摆着是要嫁祸于顺天府,不过赵鸿儒知道,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建议见死不救的。
“只有十万石粮食可用,这太少了!天知道这黄河要泛滥多久,天知道有多少难民北上,咱们最少得准备三十万石粮食,以备不测。”赵全节道。
“对,得多准备些粮食,附近河间保定两府已经受灾,难民定不下数十万,而且那一带今年的粮食已经收不上了,咱们再想买粮,恐怕很难。”周天寿也道。
“我们何尝不想多囤些粮食,只是附近能收到的粮食都被咱们收购了,粮价也被炒到很高,现在咱们的财力明显不足了。”赵鸿儒一副苦瓜脸,巧父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钱谷师爷还真是不好当。
“粮食的事我再想想办法,你们现在组织好人力,准备接收难民。对了,还是用老办法,先是把混杂在其中的奸细和败类揪出来,再用保甲法把他们管理起来,现在多事之秋,一切以稳定为先。”万磊道。
“贤侄,现在城内住户渐满,没有太多的住房给新来的难民居住。”铁铉又道。
“派人把北城清理出来,把这些难民安置在那里。”万磊所说的北城,是指北平城以北的大片闲置区域。
那一带本是元大都的范围,由于没有多少民居,地势空旷,在防守时城上军人无可依托,因此徐达在攻占北平不久,即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将城垣变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墙靠近居民密集区,战时守城士兵可以从容筹画衣食。
洪武四年,北平镇守又将此段新城墙以北的城垣废弃,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以及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也一并废弃。这四门的城楼,以及被划在城外的官署、住宅尽被拆除。
北城垣虽被废弃,但并未被拆除,仍然起到拱卫城池的作用。把难民安置到那里,并给一些帐篷和粮食,让他们自力更生,这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毕竟这里是顺天府,凡事都要以保障顺天府原有百姓的利益为先。
议定完如何安置难民和如何保障治安的问题,紧急会议就早早结束了,各人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将要来临的考验。万磊没有回家,而是连夜赶到了思仪院,因为刘夫人派来的联络员刘绾小姐还住在那里,万磊这是去找她多要粮食的。
此时已经是深夜,万磊没有带人强闯思仪院,而是在门外规规矩矩地敲门。随行的只有赵雪儿一人,她紧张地看着四周,生怕有人对万磊不利。应门的是个老妪,见到万磊忙往里边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