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3章(1 / 2)

加入书签

祭祀仪式数十年如一日,流程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先读祭文,再由族中耆老领头,所有到场族人向先人灵位奉上香火和祭品。

要说与以前有什么不同,那大概就是仪式规模大了一些,参与的人更多了些。

祠堂里站得满满当当不说,外面的天井,以及祠堂大门外的街道上,此时也全是马家族人,至少有千人上下。

据说新的宗族祠堂已经在设计阶段,建筑规模会较老祠堂大上好几倍,以适应马家族人日渐增长的现状。

祭祀仪式大概一盏茶的工夫就结束了,接着便有人搬进来椅子若干,让宗族的各房长辈就座。

辈分较低的人和妇女都自觉退了出去,接下来的宗族大会,就没他们参与的份了,只能候在外边等消息。

马玉玲带着女儿陈萍儿也退了出去,她们虽然是陈一鑫的家卷,但宗族大会一向不允许女人参与,陈一鑫也无意去作出改变。

马东强随即宣布了此次宗族大会的讨论内容。

一是通报宗族产业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二是讨论族内事务,如修建新祠堂、调解纠纷、审批外地马姓加入宗族的申请等等;最后就是宗族的人事安排调整,其中就包括了马东强卸任及继任人选安排。

以往宗族大会连续开上三五天都是常事,但自从陈一鑫入赘马家之后,认为处理这些琐事耗时过多,就将宗族大会的时长缩短至一天之内。所以很多事项并不会有讨论的空间,只是借着这个场合向众人宣布决定和结果而已。

得益于陈一鑫的扶持,马家在这些年以宗族名义投资了不少产业,而且经营规模还在逐年扩大,每年都能为宗族获取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

当下便有一队账房先生来到祠堂内,每人手上拿着一本簿子。马家的产业太多,已经不是两三个账房先生能顾得过来的程度。陈一鑫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管账,还把这些人送去三亚培训了一年。

他们手上的簿子,就是一个行业的账目统计。这一年的经营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是赚是赔,数据便是最直观的标准。

随着面无表情的账房先生们念出一个个数字,在场的各房各支的代表脸上的神情却逐渐兴奋起来。

遍布山东半岛各地的矿业几乎都获得了极好的营收,特别是龙口的煤矿矿场,过去一年新招收了五千名矿工,加上新投入的大量工程机械,使其产量比前一年翻了两倍之多。

而登州本地有福山铜矿和招远金矿这两个冶炼大户,煤炭产能提升之后,对这两个大矿的生产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马家在辽东投资的鞍山铁矿也开始进入盈利阶段,并且陈一鑫此次南下,还为辽东的几处矿场申请到了一批矿山机械设备,接下来的两年内,产能还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仅矿业一项的收益,就是传统农业的数十倍之多。虽然前期投入极大,但进入盈利期之后的收益的确非常可观。

虽然在场这些家族长老未必明白海汉倡导的“工业”是什么,但他们听得懂账房先生报上来的数目。工业比他们过去经营的农业能赚取更多利润这个道理,并不需要任何人再作解释。

能赚钱的生意就是好生意,而且只要陈一鑫在位一天,这些生意就会像聚宝盆一样,源源不断地为马家产出财富。

陈一鑫这次南下杭州获得升迁,已经成为海汉国权力顶端的少数几人之一,这毫无疑问意味着马家的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其他产业的经营状况也与矿业类似,均是稳步上升的趋势。虽说具体的分红数字,还要过段时间才会统计出来,但各房各支的代表都已开始在心里盘算,下次的分红能有多少收入。

接下来的族内事务讨论,场面也十分和谐,大伙儿的心思都在刚才的收入数目上,对族内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也没什么讨论的兴趣,就由一众老字辈拍板决定。

接下来终于是到了今天的重头戏,马东强起身说道:“各位父老叔伯,我马东强出族长近三十年,期间为马氏宗族尽心竭力,想必各位也都看在眼中。如今在下年事已高,身体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再占着这族长之位,难免会耽搁了宗族的发展。”

“所以今日在下决意辞去族长一职,恳请各位同意。”

“至于继任者的人选,在下以为,最合适的莫过于……”

“且慢!”有人出声打断了马东强的话头:“族长一职,过去一向是各房各支推举人选,然后大伙儿一起评定,怎么到你这儿是打算直接指定了吗?”

说话的人是名须发皆白的瘦削老者,名叫马永青。论年纪他比马东强大不了几岁,但论辈分他却是马东强的叔公,足足差了两倍,也是在场辈分最高的人之一。

马永青的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