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郑明来了(3)(2 / 4)

加入书签

有一百多家,员工三万多人,其实最初的规划是员工二十万,因为很多企业转型升级,事实上真正过来上班的人也就是高峰时的七万多人,现在的不足三万。这就意味着又将近三十万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工作,也就是说被转移掉了。”齐天翔从郑明的神情和语气中感觉到了鼓励的成分,似乎是想让他将所有的问题都讲清楚,而随着话语的不断深入,很多话如鲠在喉,也是迫切需要说出来,就缓了口气接着说:“即使按照最粗略的计算方法,这三十万工人之中,十万人提前退休或变相退休,十万人转移到园区工作,还有十万人下岗失业。这是最基本的算法,河州市有产业工人将近一百万,除了商业和服务业的二十万左右,几个大的企业公用事业单位员工有五十万左右,现在能够继续工作并按月领到工资的以及不足三分之一。这就是河州工业企业的现实,冷冰冰的摆在眼前。”

“这倒值得注意,现实毕竟不是那么温情,也少有如意和浪漫。”郑明淡淡地表明着态度,脸上的神情也渐渐缓和下来,看了看无言的吕山尊,有望了望远远站着的随行人员,随即严肃地望着齐天翔,疑惑着说:“从你上任河州市委书记这将近半年的时间,我好像鲜见你对经济工作发声,更看不到你对工业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言论,今天怎么想到了这个?”

“不愿发声是难以发声,更不能随意发声,继而也就限制了对工业企业的言论。”齐天翔赫然地望着郑明,艰难地咧了下嘴说:“很多年前河州市的某位领导就为工业生产和转型定下了基调,只要不是国家限制和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只要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能够主导的领域,国有企业和资本一律无条件退出,充分依靠民营资本唱好经济发展这台大戏,依靠民营经济的繁荣,为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齐天翔尽量平静地说着:“要让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家的自觉意识,以便使他们道德的血液焕发旺盛的活力,为社会进步发挥更强劲的动力,并以此动力为引擎,带动河州经济的腾飞,带给人们更大的幸福和红利。”

“这样的说法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中大行其肆,而且成为了压倒一切的声音。”吕山尊接过了齐天翔的话,忿忿不平地说:“这样的说法不但幼稚,而且无知,让资本家血管了流畅着道德的血液,不但百多年的马克思不信,《资本论》里更是详细分析了资本的逐利性和贪婪,宣告了资本家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产生的社会倒退和危害。怎么到了现在这样的时期,还有人鼓吹道德血液这样的言论呢?而且还深信不疑,在现在的资本家成为了慈善家,还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能够充分制约民营资本的行为了呢?”

“咱们走走转转吧!这样站在说话怪冷的。”郑明温煦的目光在齐天翔和吕山尊脸上扫视着,淡淡地说着迈开了脚步,慢慢地朝着一个厂房大门走去,随即对跟上来的齐天翔和吕山尊缓缓地说:“接着说,把你们想说的话都尽情地说完。”

“天翔说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道德的血液没有解决河州市工业转型的问题,反而造成了更多企业的困境,以及大批职工的下岗和失业,而这样的现实却造成了更多富翁的产生,以及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换的空间。”吕山尊随着郑明慢慢地走着,接着刚才的话题说:“资本的逐利性造成了民营资本运行的无序和混乱,对于这些转移过来的工业企业,转移的过程中大多进行的权属性质的转制。或者是原有企业管理层通过股权改造成为民营企业的,或者是一家企业进行拆分改制的,还有的是采取的承租方式变相转制的,更多的企业却是低价或简单方式处理的。方式很多,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地都转移进了产业园区。”

“由于进入园区的企业,都是以往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大多存在设备老化、陈旧,产品单一,特别是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硬伤,大范围的转移和搬迁,不但是企业大失元气,而且由于减员增效及远离市区的原因,也造成了大批技术工人和中坚力量的流失,企业更是失血严重,举步维艰。”吕山尊知道沉默的郑明在认真地听,就继续说道:“其实企业搬迁过来,解决的是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企业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配合政府对土地和城建扩张的需求,企业得到转移和置换补偿,以及原有厂房土地的部分权益,政府得到了大批闲置的土地,还有卖地的收入,可谓双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园区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升级难度加大,而民营资本纷纷变相进入了高成长值的领域,这就是道德的血液的真实存在。可以说这里有多少企业,城里至少有多少个拔地而起的商业楼盘。”

“山尊说出了很现实的问题,这也就是困惑着河州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齐天翔看到郑明走到厂房门口,却停住了脚步,只是探头向里面看了看,似乎并没有要进去的意思,就缓缓地说:“河州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建国之后工业化建设和发展,以及沿海和内地不同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工业化体系。简单说起来,就是‘一大二高三完善’的产业布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