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县令的忧虑(1 / 2)

加入书签

洛宁县位于洛阳西部,渑池县以南,相传为仓颉造字的地方的地方。

洛宁县县令名为毕泰,是一个因为科举考试入选的寒门士子。

在这个门阀治世的时代,寒门士子过的都很不容易。

虽然名义上天底下只有四大门阀,但是却不代表这个世界上只有四大门阀。

门阀,是门第和门阀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朝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

或者说,哪怕在没有才能,在贪腐愚蠢,只要是门阀弟子,就一定能够身居要职。可是反过来,若不是门阀弟子,纵然才高霸道,也只能是一介平民罢了。

自从曹魏实现所谓的九品中正制以来,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隋炀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成立科举制,让寒门士子得以进步的阶梯,不得不说是一大创举。

但是这一举动仅仅是消弱了门阀的力量,却不代表能够消除门阀的影响。

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是却有千年的门阀,门阀的影响已经是无处不在。

例如宇文成风这家伙,无论他如何的横征暴敛,贪污无度,只要宇文阀这座大山没有倒塌,宇文成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是想毕泰这种寒门士子,只要出现了一点点问题,就会放大到恐怖的程度,然后只有罢黜这一条路可走。

因此,凭借科举取士成为一县之令的毕泰,还能在洛宁县一档就是六年,已经可以说是用人精来形容。

但是这位人精一年以来都是愁眉不展,尤其是最近,那一副棺材脸让手下的主簿,县尉都愁眉不展。

毕泰是一个人精,那么自然明白最近的局势变得有些不妙。

大业皇帝(杨广,他的年号是大业)征讨高丽是没有问题,但是大业皇帝却忘了"“向外必先安内”,自从大业皇帝登基以来,建立科举制,消弱世家门阀等等的举动已经将世家门阀得罪到了极点,别的不说,光是国之支柱,四大门阀之中,除了独孤阀还是皇权的铁杆支撑者,其他两家门阀已经都还有了遗产心。

毕泰似乎已经闻到了末世的气息。

可是毕泰仅仅是一个县令罢了,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去参与国家大事,仅仅只能管辖自己手下的一亩三分地罢了。

虽然毕泰认为自己有宰辅之才,但是他毕竟早已经醒悟上品无寒士的事实,故此已经有了老死在这个县令之职的觉悟。

可是,就算当这个县令,毕泰也没法子安心。

尤其是最近,烦心事越来越多。

豫州最近的反贼越来越多,瓦岗寨的翟让,南阳的朱桀这些人纷纷造反,尤其是号称“可达汉贼”的食人魔王朱桀就在几百里外的南阳县,让毕泰有些寝食难安。

虽然毕泰并不害怕这些反贼,毕竟洛阳城内的士兵虽然不过八百,但是大都训练有素,县尉陆良是自己其手提拔的一方悍将,无论能力还是忠心都不必担心。

可问题是,毕泰知道,自己就算犯下一定点小错误,就会被门阀子弟弹劾,然后就会以来之不易的官位告别。

官位毕泰并不在乎,毕泰在乎的是自己一生的报负。

因此,尽管他并不在意区区的官职,可是却仍要在县令这个位置上面做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寒门士子,何其艰难。

毕泰很感激大业皇帝(杨广),因为他至少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当一个人的身份就决定他的未来,而不是才能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最黑暗的世界。

几百年前的五胡乱华,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是胡虏太强,而是那个时候的汉人太弱了。

可惜的是,知道归知道,区区一个小县令还改变不了大势的存在。

莫说宇文阀,独孤阀,宋阀门,李阀这些最顶级的阀门,就算是一般郡级的阀门,都能一只手指头把他给捏死。

事实上,毕泰甚至连县里面的王,赵两家阀门的对付不了。

尽管毕泰知道,这两家阀门一直以来横征暴敛,罪恶多端,罄竹难书,可是毕泰却没有能力奈何的了他们。

没有千年的帝国,但是有千年的世家,这句话从来就不是空话。

隋朝之所以会灭亡,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他动手削弱了“门阀”的力量。

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尽管世家门阀在面对外族入侵的时候,没有起到多少作用,但是给杨广扯后腿可是在行的很。

否则的话,纵然弈剑大师傅采林的剑术天下第一,也抵挡不住杨广的辽东大军。

想到这里,毕泰不由自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