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力证(1 / 2)
骆破虏望着骆志远蹑手蹑脚进了卧房的修长背影,眉宇间掠过一丝奇色。读零零小说
儿子虽然还是那个儿子,但最近总让他感觉怪怪的,甚至还有些许陌生。
也许是这场风波,让他一夜之间成熟了起来吧。骆破虏只能这样想,也就撇开不再纠结。凭直觉,他相信自己儿子不至于走上邪路,如此就足够了。
骆破虏又抽了一根烟,然后才去卫生间洗漱,上床休息。如今他虽然已经“官复原职”,但为了避嫌和自保,从郑平善案的漩涡中完全抽身而出,他选择了长时间休假,一直没有恢复实质性的工作。县委书记和县长对此心知肚明,也就默许了他的暂时性“潜伏”。
第二天一早,骆志远去报社上班。刚到报社,就接到了一个采访任务。
国庆节就要到了,在市委宣传部的指示下,报社策划了一个“向国庆献礼”的系列专题报道,从时政新闻部、社会新闻部、理论社评部三个业务部门抽调8名记者,分成三个报道组,一路下基层采风,撰写一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安北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的稿子;另外一路则进京,面访安北籍的开国将军虞平年。
虞平年13岁参加革命,身经百战,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最终官至京城军区副司令员,80年代末期离休,在京颐养天年。
老人家退下军队领导岗位之后,先后三次返回安北捐资助学,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如今安北市安北区还有一所“虞将军小学”,就是完全由虞老出资建设而由区教育局管理的公办小学。
作为安北人,虞老对家乡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市里有什么事情找上门,他总是不遗余力相助。还利用他的社会关系,为安北市进行招商引资。
这是一个出头露脸的采访任务,或许是为了缓和关系,宋建军向上推荐了骆志远。经过总编办统筹安排,骆志远被定为进京采访小组的成员之一。
采访小组一共三人,除了骆志远之外,还有社会新闻部的记者张长军,党委委员兼副总编、总编办主任盛基然亲自带队。盛基然之前曾经两次进京采访过虞老,对虞老相对比较熟悉。
盛基然是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副县级领导,在安北市新闻媒体行业,也是一个资深的前辈,从业近20年。
当天上午,盛基然召集骆志远和张长军开了一个短会,命令他们赶紧回去收拾行装做好准备,明天一早他们就乘火车进京。
按说这是一件美差,但骆志远却感觉有些别扭,不太想出这趟差。
一则是唐晓岚刚跟省纪委专案组接上头,这两天省纪委专案组或许就会有风暴行动,直接导致安北市官场产生大震荡。这个时候离开市里,他心里不安稳;
二则盛基然是侯森临派系的人,虽然在侯森临眼里,盛基然不是心腹干将、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卒子,可派系就是派系,盛基然终归站在侯森临的保护伞下——与盛基然一起出行,骆志远打心眼里带有抵触情绪。
而事实上,盛基然对骆志远的态度分明就有些冷淡。大抵,就因为骆志远是骆破虏的儿子,而骆破虏则是郑平善提拔的干部,两派水火不容。可这次进京的名单是报社一把手敲定的,他也没有办法,否则,他早就换人了。
离开报社,骆志远直奔位于解放路的市邮政局中心支局,在营业大厅里的一排绿皮信箱里,找到并打开了123号。
这是邮局的一项新业务,对外出租信箱统一服务、私人管理,一年200块钱,一般是市里一些企业或者是有钱的老板租下专门用来接收重要信函、汇款的地儿。
唐晓岚在这里拥有一个私密的信箱,大概连她的母亲唐秀华都不知道吧。
骆志远打开信箱,取出了唐晓岚密封得严严实实地一个牛皮纸袋子,匆匆而走。
回到家,他躲进卧房去拆开了牛皮纸袋子。里面是一盒录音带,一本账目的复印件装订得整整齐齐,一个十万元的存折。这些,大概就是唐晓岚掌握的核心证据了。至于存折,应该是唐晓岚留给母亲的养老资金,预防万一的。
骆志远的神色凝重起来,翻开账本扫了几眼。他虽然不懂财务,也看不懂这些过于专业的账目数据,但这有可能是陈平旗下华泰集团从事非法贸易的内部财务往来记录,非常详细——唐晓岚是如何得到这本东西的,骆志远不得而知,但想必应该有她不为人知的私密渠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唐晓岚这个女人,真的是很不简单呐。
骆志远的眸光闪烁了一阵,缓缓将账本合上,找来自己上大学时学英语的“半头砖”收录机,将录音带放了进去,毅然摁下了播放键。
录音带的前面声音很杂很乱、很轻微,听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只能隐隐听出是有两人在对话。但骆志远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片刻后录音带里的对话声蓦然清晰放大了起来——
“侯书记啊,区区五十万,一点小意思,小意思嘛。我们是什么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