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2)
份,也加入了逼宫的行列。正是由于这两人在旁边敲边鼓,隆裕一直在中间犹豫,动摇,始终不敢答应宗社党决一死战的要求。
袁世凯召来了赵秉钧,问他具体情况:
“虽然华甫从容地打入皇族,源源不断地获取了他们的准确情报,良弼依然掌握着禁卫军的实权。就拿上次接应曹锟来说,良弼要华甫务必连夜赶回就是明证。”
“这个我知道,现在他成了我最头痛的人。”袁世凯皱着眉头说,“太后那边怎么样?”
“太后看来是有点动摇了。但宗社党不依不饶,特别是良弼,死也不肯答应。”
“混蛋!”袁世凯恼了,手重重地捶在桌子上。
“现在不是手软的时候,真要是那样,我们都讨不得好。”赵秉钧催促他下决心。
“必杀良弼!”袁世凯在室内徘徊了好几步,既然良弼成了他收拾清廷的最大障碍,他就得把他除去。
“我找人下手吧。”赵秉钧有些犹豫。上次刺杀秦时竹就是自己安排地,后来却失了一个好大地手,虽然袁世凯没怪罪自己,但自己心里总有些忐忑。可是怎么杀良弼呢?
“不行,这事情不能我来干,你也不便直接出手做这种事。”袁世凯还不想落一个使他永远洗不清的“活曹操”的恶名。
“借刀杀人?”赵秉钧猜到了袁世凯的意思。
袁世凯心里盘算着:“这事你不要管了,我让克定找汪精卫想办法,得让革命党去干。只要除了良弼。大事就定了。”
“大人,卑职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眼下虽然和东北暂时取得了安宁,但卑职以为,这不是长久之计。还得派得力人再去谈判才行。”赵秉钧诚恳地说,“眼下革命党气焰虽盛,但内部颇不安宁,湖北黎元洪。东北秦时竹都不听调遣,不把南京方面放在眼里。就拿这次战事,明明南京已经和我们停战议和,秦时竹偏偏来个……”
“你不用再说了,此事我也颇为奇怪。”袁世凯打断了赵秉钧的话,起身走了两步,“听说季老和秦时竹走的很近,江浙一带有名望的人都和东北方面关系很好。连章太炎这样地家伙都能对秦时竹赞不绝口,看来真有些本事。”
“听说江浙方面曾经有意推举秦时竹为临时大总统,但不知何故,他居然拒绝了。更有甚者,南京政府内阁,居然没一个东北人物,让人好生奇怪。”
“做个东北王多痛快啊,何必蹚南京这趟浑水?”袁世凯叹了口气。“菊人兄当年督东之时。曾和我提起此人,建议重用。可惜没多久他就奉旨内调,后来我也开缺回籍,此事就不了了之……”
“大人原先认得秦时竹?”
“听说过,不仅菊人兄,就是那时在奉天任巡抚地少川也和我提起过,后悔啊……”袁世凯回过神来,“现在说什么也不顶用了,人家翅膀硬了,我管他不住啦。你刚才说要推荐人去谈判,上次不是已经去谈过了嘛?不仅没有成效,反而被他骗了一手。”
“可卑职以为,如果不同东北方面达成一致,即使我们和南京取得谅解也是无济于事,他们不会听的。”赵秉钧劝他,“至于谈判,此一时彼一时也,前次胡大人去谈判,事态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现在不同,革命军不仅占了热河,眼看察哈尔也将不保,硬顶着不谈,恐怕不是个理。再者,前次双方谈崩,是因为无法接受东北地条件,但现在我们既然可以接受南京的条件,自然也可以接受他们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也是,你方才说推荐得力人手,想必已经有主意了吧,属意何人?”
“周学熙!”赵秉钧一字一顿地说。
“缉之?你怎么看准他了?”袁世凯知道周学熙有能力,“他有才不假,但外交谈判恐非其所长。”
“大人有所不知,周兄大才,谈判小事,必能胜任。”赵秉钧笑着告诉老袁,“况且,他有别人没有的优点,这谈判一事,非他不可。”
“我倒要听听其中奥妙。”
“大人可曾记得开平煤矿?”
一语惊醒梦中人,袁世凯一拍大腿:“就让缉之去,唉,你上回怎么不提醒我?”
赵秉钧苦笑一声,上回你不是说谈判装个样子嘛,现在倒动真格了,不过这埋怨的话可不敢说给袁世凯听,只好说:“眼下还不适合去直接去东北,沈麒昌现在南京,就让缉之去南京吧。”
“越快越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