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药王村的传说(1 / 2)

加入书签

听司机这么说,我也只好点头同意,于是就和猴爷一起沿着国道找起了饭店。刚走出没多远,猴爷就拉住一位行人,问这附近哪有饭店。

行人是个中年人,一身破旧的中山装,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沧桑。

“北京人?”他问。

“是啊,过路的。”猴爷一脸惊讶:“您也是北京人吧?”

中年人的脸上有些激动:“是啊,我也是北京人。”

我见遇到了老乡,就走过去打了声招呼,笑呵呵的握着中年人的手说:“你好。”

中年人可能是很久没有见到老乡了,对我和猴爷都很热情。在知道我们的来历后,就主动带着我们去了附近的饭店。路上得知,中年人名叫陈玉栋,以前是老三届的插队知青,后来就在这里娶妻生子,落户了,现在是一名村办教师。

陈玉栋告诉我们,我和猴爷很有口福。他所在的村子名叫药王村,这里的药膳远近闻名。猴爷一听这里有美食,便不断的催促着我们加快脚步。于是没多一会,我们就到了药王村。

药王村的主街上有一家为民饭店。陈玉栋把我们带到饭店门口时,就准备离开了。我拉住陈玉栋,告诉他,“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们虽然不是故知,但是他乡遇老乡,也算是一件喜事,不如一起吃顿饭吧。”猴爷听完,也生拉硬拽的非让陈玉栋留下不可。陈玉栋见盛情难却,便和我们一同进了饭店。

为民饭店不大,里面有些破旧。不过陈玉栋却告诉我们,别小瞧了这家饭店,因为这里的很多药膳,据说都是从皇宫里传出来的,所以这里的菜式来头都不小,味道更是没的说。正在这时,饭店的老板迎了出来,陈玉栋与老板打了声招呼就把我们领到座位旁落坐。

我见陈玉栋与老板这么熟识,想来他也是这里的常客。但问过才知道,他们之间只是同村的乡亲罢了。陈玉栋戏称,若不是沾我和猴爷的光,他这种乡村教师是舍不得下馆子的。饭店老板姓罗,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见我们和陈玉栋认识,态度也热情了很多。沏好茶后,就给我们拿来了菜单,并介绍起了各种菜式。

原来这里的药膳是主打四大淮药,以菊花,牛膝,地黄,山药为主。而菜式也多半是滋补的功效。猴爷兴奋的点了几个菜后,便和我们聊了起来。

不多会儿,菜已经上了桌。我尝了一口,这里的药膳确实美味。食材混着淡淡的药香,那是一种很特别的味道。于是我们边吃边聊。席间我还问起了是不是正因为有药膳的存在,这个村子才叫作药王村。但陈玉栋却告诉我,药王村与药膳没有半点关系。听着陈玉栋的回答,我有些迷惑,药王村与药膳,这两个有关联的名字竟然没有关系,不得不让人有些吃惊。正在这时,饭店老板老罗走了出来。他听到了我们刚刚的谈话,便微笑着坐在一旁,向我讲起了药王村的事情。

原来这里之所以叫药王村,是因为村里曾经有一座远近闻名的药王庙。传说只要是患病之人的亲属诚心求药,行三跪九叩之礼后,抓一把药王庙香炉内的香灰,回家后用温水冲开,给患者喝下,就能够使患者痊愈。虽然这种说法现在听起来有些可笑,但在当时,药王庙却被传的神乎其神,以至于解放以后,还有很多人从各地赶来,到药王庙求医问药。直到“破四旧”运动开始后,药王庙最终难逃噩运,被人们夷为了平地,从此这里就只剩下了空有其名的药王村。

药王庙被毁后,老百姓无不扼腕叹息。因为这座不知是何年何月建造的药王庙,确实有它的神奇之处。先且放着治病救人不说,光是庙王爷的离奇传说便已经是数不胜数了。流传最广的一个传说是发生在抗战时期。

有一次日本鬼子打退了这一带的抗日武装,就要来药王村烧杀抢掠一翻。哪知日本鬼子刚进了村,便见到无数神兵从天而降,一个个凶神恶煞一般扑向了鬼子。带队的鬼子军官见状,就要组织部队还击。不过枪一打出去,却没有打到那些神兵,而是打在了药王庙前的大树上。这时被打中的大树竟然流出了鲜血,那血越流越多。最后那些鲜血竟然多的像潮水一样,涌向了鬼子。胆大的老百姓看到这一切都吓得尿了裤子。而鬼子就更不用说了,没多久,来药王村的那一队鬼子,不是被吓死了,就是被吓疯了,从此再没有鬼子敢来药王村了。老百姓都说,这是药王爷显灵,保住了一方平安。

听到这,我不禁有些咋舌,但同时也对这座药王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便问老罗:“这里的药王庙供的是谁?”

“我们这药王庙里供的是炎帝。”老罗还是一脸的微笑。

“炎帝?不对吧,我听说过的药王是孙思邈啊。当然因为地域的差异,有的药王庙也会供扁鹊或是张仲景,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神医。叫他们药王也不为过。但是药王庙里供炎帝,我却是第一次听说。”

这时陈玉栋接过了我的话茬,他明白我的疑问,便向我解释道:“炎帝也叫作神农氏,被称为火德王,他是对中华民族贡献颇多的一个人物。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