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志女儿行孝心(1 / 1)
且末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方,昆仑山脉脚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四面环沙,环境恶劣,气候极为干旱,是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最干旱的地方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文环境单调,远离中心城市,这里形成一种十分独特的保守封闭、民风淳朴的沙漠绿洲文化。
正是这种长期封闭的人文、自然环境,导致且末人才匮乏,教育、卫生等基础事业相对落后。于是,这也成就了吴能儿的希望。她回到家乡,参加教师招考后,就以出色的汉语文学成绩和扎实的书法绘画功底毫无悬念地被录取。
考上县中学的老师,吴能儿自己很满意,但更高兴的是她的父母。毕竟她成为公办学校的老师,比那些私立学校大不相同,公办学校有各方面的保证和更多的福利待遇。
吴能儿在县中学教了一年书以后,她的妹妹吴会儿考上东南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到九月份开学时间,吴会儿也去上大学,家里只剩下父母二人,他们在继续种棉花。但是,棉花的价格忽高忽低,好的时候他们一年可以挣上几万块钱,价格低时甚至连成本也收不回来。棉农们一直迷惑不解,为什么这几年全国其他所有的商品都在涨价,而唯独棉花的价格在不断下降。
吴能儿这时开始考虑父母亲的未来,随着他们年龄越来越大,再继续干农活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辛苦。她首先想到的是让父母做生意,但考虑过好几种生意的路子,觉得都不适合像他们那样当了几十年农民的人去干。
一天,吴能儿在整理自己收藏的玉石时,突然在心里自己问自己,为什么不让他们开一个玉器店呢?有了这个想法,她再一次仔细清点了一遍自己收藏的玉石产品,发现大小竟有数百件。接下来,她来到玉石市场打听过眼下的玉石行情,让她吃惊的是,她前些年收藏的那些籽玉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十倍。这更坚定了她让父母开玉器店的想法。
趁周末时间,吴能儿回农村看望在那里劳动的父母。老两口见女儿回来,心里自然高兴,忙给她准备一些好吃的。到晚饭时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边吃饭边说话。
吴能儿对父母亲说:“爸、妈,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情。”
父亲问:“有啥事你就说嘛,还商量什么呢?我女儿的事,只要我能办到,哪有不同意的?”
“我想让你们搬到县城去住。”
父亲听罢,愣了一下,说:“这是什么意思,能儿?城里哪有我们的家?再说,我们是种地的农民,一辈子靠耕地过活,走了,我们这些地和房子咋办?”
“好办呀,把地和房子卖了,在县城买套房子住。”
她刚说完,父亲正准备再说话,母亲先说道:“能儿的意思我听懂了,你是不想让我们再在农村吃苦,对吧!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搬到县城住我没有任何意见,农村的苦我是受够了!”
吴能儿马上说:“爸,怎么样?你看,我妈也同意呀!”
这时,父亲认真地说:“搬到县城住倒是可以,我想这是迟早的事,但起码还得等几年吧!现在我们还年轻,能干动活儿,等以后干不动的时候,再搬家也不迟嘛!”
母亲接着说:“那好,就留下你老家伙一个人在这儿干吧,我是不愿意再受这个罪了,离开这里越早越好!”
吴能儿解释道:“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想闲着,还想为我和会儿多挣些钱,是吧!这样的想法也没有错,你们搬到县城后照样有事可干,保证你们过得既轻松又能赚更多的钱,难道不好吗?”
听了她的话,父亲摇摇头说:“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你想得也太天真了,竟然会轻松赚钱!”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吴能儿才把自己的具体想法说了出来。她说:“爸,你听我详细给你讲嘛!是这样的,从这几年的行情看,棉花价格一年不如一年。前几年还可以,你自己也知道,对不对?所以呢,我就想让你把地转让出去,用部分转让的钱在街上买一套住房。比如说在玉市一条街,那里的房子挺大的,属于前店后厂哪种类型。到时候我们人住在里面,前面开玉器店,总共也只投资十几万块就够了。这样的话,你和我妈也有事干,你们住在里面,前面卖东西,咱们又不搞玉石加工,专门卖玉器就可以了。因为房子是我们自家的,不需要掏房租钱,能挣多少就是多少,挣多了更好,少了也无所谓。等以后你们老了,我在跟前伺候也方便,爸,你说这样好不好?”
听了她的这个打算,父亲只说了一声“听起来还可以”,但就是不同意马上行动,说还要等几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