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智囊团(1 / 2)

加入书签

安南的政权建立很容易,郑家,阮家和郑家的后人遍布安南国,别说找有血脉关系正统的,就是找正统子女后代陆炳也能把翻出来。du00.com只要把乱军拉起来了,陆炳便不管了,为乱军制定了合理计划后,就带着大队要回到应对古田叛军的战场上去。毕竟安南国只是蠢蠢欲动,而古田叛军则是造反起事,若是不打压下去,建立了一方政权那国家威严何在,到时候岂不是天下大乱?

陆炳之所以如此急迫,那是因为古田方面也应该知道自己到了安南,并不在广西境内的事情,谁也不是傻子,纸包不住火一旦线索露了,陆炳指东打西偷天换日的招数就真相大白了。

陆炳离了安南,朝着大明边境而去,身后跟着的是三千铁骑。迎面有一群下地劳务的农民见尘土滚滚,大批铁骑扑面而来,连忙避让,在丛林密布的安南,相见这么一支像样的骑兵队伍可不那么容易,大部分农民被吓得瑟瑟发抖,知道是那伙战斗力极强的汉人。

陆炳虽然军纪严明,手下只出过几次扰民事件,但是人天生对外族的恐惧,导致他们还是十分惧怕陆炳及其布下。突然有一老者大叫一声:“曲将军?”

陆炳勒住了马匹,他虽然听不懂安南话,但这句曲将军陆炳听得实在是太清楚了,前些天一直在研究密十三的历史,这个曲将军是安南国人对那个曾经统治他们的汉人的称呼,陆炳听得多了自然是记得住。陆炳策马来到老人面前,挥挥手让自己随军翻译归来,陆炳并未下马,问道:“老人家,您刚才说的是什么?”

那老人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翻译转头告诉陆炳,说陆炳很像祖上传下来的一副泥雕。陆炳也顾不上回去了,亲自跟着老人回到了老者的家中。一副泥雕在一旁扔着,没人理会这种工艺品,饭都吃不饱了谁还在乎这个呢。在泥雕上,有两行小字。上面写着上将军曲某某之尊位。某某二字因为年代久远了,损坏严重已经看不清了。

陆炳拿着泥雕走出老人的屋子,借着亮光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道:“这人长得真像我。”

泥雕不是用普通的泥巴制成的,材质很特殊,黑黝黝的透着亮光,敲敲一敲带着响,应该是用了烘烤的工艺,对此陆炳是不太在行,但毕竟经手的东西多了,一眼能看出个好坏来。这东西怎么说呢。算不上精品,也不是外面走贩卖的便宜货,而且这小人眉宇之间雕刻的栩栩如生,身子也符合人体比例,属于写实的手法。总之。虽称不上巧夺天工,也能称得上活灵活现。

陆炳连忙问这泥雕从何而来,老人说他也不清楚,乃是祖父辈上传下来的,说起来得有几十年的光景了。陆炳拿着那尊泥塑,让下面的随从给了老人不少金银后,就策马离开了。

一路上陆炳越想越是奇怪。自己到底和密十三究竟还有什么联系呢?若是血缘自然不能,自己是穿越而来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血缘关系,那是否是这尊肉身和那个曲将军有所瓜葛呢?算起来已经也是祖父一辈的事情了,陆炳下定决心,要回京好好问问陆松自己的家史有没有什么隐秘之处。

三天后。陆炳来到了古田叛军对面的大营之中,即便陆炳这几天不在,古田叛军也没占到丝毫的便宜,各种计策层出不穷的等着他们。当陆炳走入大营之中的时候,没有高坐的悍将。呜呜泱泱的好似学堂一般,满是各种身穿儒装的男人,只有少数的人换了戎装,但是都是精神抖擞,年龄大约都在二十五到五十之间。众人议论纷纷,都没有注意到陆炳的到来。

陆炳很聪明,也很厉害,但他并不是个神人,他可以指挥一场战役,但无法南北调度,指挥大明的全面战争,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这么做。陆炳先前所下达的命令,大多都是提出一个大体想法,然后旁人去研究出具体策略。这群人就在大帐之中,他们乃是陆炳的智囊团。

关于智囊团,从古至今都是有的,远古时期智囊多是由巫师担任,到了后期文臣武将渐渐分明,就形成了当时封建王朝不太明朗的文武制度,文官乃是皇帝的智囊。随着分工的明细,文官要处理大量政务和民间事宜,于是智囊的作用就减少了。再到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路诸侯或者有名的什么什么君,都爱养一帮门客,说白了这群门客就是智囊和杀手组成的,他们创造了无数的传说和经典。

随着封建王朝的逐步成熟,智囊的作用反而下降了,很多官员只需要坐班点卯就行了,或者依照上令指使。文官的智囊多来自于家中亲戚或者自己同为官僚的好友,虽然关系紧密,但是利益性关联不大,而且在足够诱惑的时候,还可能反目成仇倒打一耙,总之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式生死同盟。

武将的智囊就比较多了,手下大多都有幕僚和军师,但是数目都比不上现在陆炳手下的这么庞大。陆炳手下的幕僚汇集了大江南北诸多谋士,这些谋士并不是没有才华,要么生不逢时要么怀才不遇,或者本是怪才却不被朝廷重用亦或是所学不再科举之列。陆炳物尽其用,很早就开始搜集这帮人才,虽然平日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