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西南之行——血茶花(中)(1 / 3)
“在大理养花种树,已成为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隆冬开放,各种红花绿叶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全城。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正所谓‘家家流水,户户养花’。”
“我国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时代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日盛。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群芳谱》,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等都对山茶花有详细的记述。到了七世纪时,山茶首传日本,十八世纪起,山茶多次传往欧美。”齐咏诗边走边说。
李决放眼望去,花木随处可见,想了想道:“是吗,我只知道茶花可以入药。”
却说两人跟随着李彩丽的旅游团缓缓前进,齐咏诗还是着恼李决,不和他搭话,自言自语,“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李决平白无故被齐咏诗扇了一耳光,虽然心下恼怒,但是毕竟出门在外,对方又是个女孩子,只好认自己倒霉,吃闷亏。而现在看齐咏诗这么不高兴,反倒是李决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心道:算了算了,风度一点。耳听齐咏诗在身边念起诗来,忙赞道:“好诗、好诗,李白这首诗将茶花的风采写的淋漓尽致啊。”
“什么李白啊,”齐咏诗斜眼看着李决,道:“明明是郭沫若写的嘛。”
“是吗?”李决恍然大悟,“我说李白那年代茶花还没这么流行呢。”
“你又知道了?”齐咏诗嗔道。
“不你说宋代‘栽花之风日盛’的么!”李决委屈道。
“我说你就相信啦?”齐咏诗道,忽然“扑”的一笑,转而又故做正经道:“我说是李白写的!”
李决心下暗骂一声,道:“其实我一直认为是杜甫写的。”
“哈哈。”齐咏诗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你真白痴。”过了会,看看李决通红的左脸,谦然道:“不好意思哦,刚才下手重了。”
李决听她道歉,心中颇为解气,忙怒道:“你的意思就是说,要是下手轻了就好意思了么?”
齐咏诗微微一笑,露出天真无邪的表情柔声道:“好啦,对不起啦,我错了,——走,我请你喝酥油茶去。”说罢拉着李决的手走进一家茶馆。
李决只觉得齐咏诗的手甚是滑腻,却不拒绝,随她坐在茶座,抬眼一望,发现斜对面正好看见李彩丽等人也在另一家茶座休息,心下不由暗自佩服齐咏诗心思缜密,要不早穿邦了。
这会,店老板早以将新泡的酥油茶笑盈盈的端了上来,李决揭开盖子轻轻一闻,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油香奶味,习惯性的看了眼齐咏诗。
只听她道:“人们说,没有喝过酥油茶,就算没有到过迪庆高原。初喝酥油茶,第一口异味难耐,第二口淳香流芳,第三口永世不忘,所以又叫‘三口香’,——你试试。”
李决端起小茶杯泯了一口,一股特别的酥油味,又夹杂着牛奶的味道,说不出的怪异,忍不住喝了一小口,却觉得此刻奶香拌着茶香,缭绕在舌尖久久不散,终于又喝了一口,忽然李决抬起头盯着齐咏诗,只见她笑盈盈道:“对吧?”
“恩,”李决道,“果然名不虚传,什么东西做的?”
齐咏诗撇撇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是藏族女主人招待客人时后泡的,反正很费劲的样子。”
此刻刚好店老板走了过来,听两人在谈酥油茶便道:“酥油茶是将砖茶用水煮好,加入酥油,就是——牦牛的黄油,——放到一个细长的木桶里面,用一根搅棒用力搅打,让它变的浑浊。还有一种方法是将酥油和茶放到一个皮袋中,扎紧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所以我们做酥油茶又叫“打”酥油茶。”
齐咏诗笑着看李决道:“怎么样,学到不少吧?”
“恩,”李决又喝了口酥油茶,道:“学到不少。”
“所以说,”齐咏诗得意洋洋道,“你是我徒弟呀,没错的。”
“和你在一起啊,”李决道,“我总是要吃亏的。”
“还你吃亏呢,”齐咏诗嘟着嘴巴道,“和我在一起你学到了这么多东西,和你在一起呢,我有什么好处?”
李决道:“和我在一起可以让你有发挥的空间啊,以免英雄无用武之地。”
齐咏诗笑道:“少贫嘴了,上次帮你工作的事情,你就说请我吃饭了,请到现在都没实现,后来包庇你不去上班,还有这次,这个帐怎么算啊?”
“OK、OK,”李决道,“缠不过你,我请你吃十次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齐咏诗道,忽然一摇李决的手道:“走吧。”
两人随着旅游团边走边玩,甚有情趣,再加上齐咏诗这本活字典,李决这会说起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有模有样了。
天色渐渐黑了,旅游团的人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