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穷庐读人!(1 / 3)
李松上前去,对着那人的耳朵,悄悄说了几句话,那为首的脸色微微一变,拱手说道:“原来是李世家李公子在这里,小将打扰了。”
虽说口中说着“小将”,但脸上却没什么恭敬之色,冲着我和晓月盯了两眼,说了一句:“好啦,这里都不是外人,出去吧,再去别的人家去看看!”
人走了以后,李公子冲着我们两人笑笑:“没事了,你们要是饿了,在下给你们去做饭。”
我忙说道:“不用了。”
那李松笑笑:“来者是客。陈大哥就别客气了,而且你还带着你妹妹,这么一个大中午的,再跑出去,可是太辛苦,不如吃了饭再说。”
我向外面看了看,可不嘛,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上,现在已经是中午时分了,看来我和晓月真是累坏了,睡了不知道多长时间,连早饭都没吃呢。想到这里,肚子免不了咕咕叫了起来。
晓月打来水,我们两个洗了脸,李松在灶台上忙着做饭。我想要帮忙,却又搭不上手,而且李松非常客气,硬是不让我们帮忙,只说坐着就行,一会儿就好。
我看了看桌子上摆着的书籍,又去瞧那纸张上写的字,第一张上写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旁边还批着一些小字,写着,“明德,必先法道。”字体写得苍劲有力,全然看不出这是一个瘦弱的年轻人写出来的字。
此人还真是有些深藏不露,若是在大街上碰到他,还会以为这只是行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员,但在这里,却能够看到此人确实属于那种自修、自律之人。
红尘世界,还真是处处都是高人呢。只不过,他们无求名利,无求欲望,只是在这个荒野之地,默默践行着自己的品德与操守培育。这真是不得了。
记得有个人说过一段话,中国的社会,或者说是中国的历史,其实往往都是一些平民造就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里,中国的民间到处都是藏龙卧虎。
就拿《水浒传》来说,就是这么一帮匪徒,就是这么一帮靠着打劫掠夺起家的一帮人,但是无论其组织性、思想性,还是政治纲领什么的,都是一个王朝的雏形。
一旦社会有了动荡,或者是到了该改朝
换代的时候,这些民间人士就会冒出来,迅速顶替原先的庙堂位置,文有宋江、吴用,武有林冲、武松,甚至还有公孙胜这样的奇人异士。讨论《水浒传》这样的故事时,切不可忽略其中蕴含的这样的深意。
它就是在告诉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普通的社会中人,很多都存在着巨大的社会能量,他们蛰伏,他们平淡,他们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但一旦有什么风云变幻,有什么社会动荡,他们马上就会冒出头来,马上就能够召集一帮人马,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而且人臣无将个个不缺,有专门负责领导的,有写政治纲领的,有实际执行的,也有大量的出色将领会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名将。纵观那些改朝换代时期的名将们,大多数都是平民出身。
像是那个穷困潦倒的韩信,像是那个无往而不胜的秦琼,像是出身小商小贩的张飞、关羽什么的。至于像是近代和现代,那就更别提了,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指挥千军万马取得辉煌战绩的,几乎无一不是平民百姓。
这就是中国历史的魅力,它不断的出人意料,也不断让平民中的精英们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站上历史的舞台。
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历史沧桑与宏阔的壮怀激烈之感,提起笔来,在纸上写道:明志,莫可明法,明法,莫可明心,明心,莫可明其要。
那李松过来拿东西,见我刚刚落笔,就放下笤帚,拿起纸张来看,眉头微蹙,问道:“还请先生指教,这几句话的意思。”
我有些尴尬地笑道:“我哪儿是什么先生啊,只是想起了什么,一家之言,随便写了两句,不要见笑才是。”
那李松再请教。
我只好说道:“我的意思是说,要在历史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这么个意思。”
说完,又把刚才我想到的那些东西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
那李松听完,轻轻放下纸张,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没想到,先生还有这样的深邃,恕小生眼拙,先前真是造次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真是……”
我忙还礼道:“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徒增笑耳
。”
我会的文言词不多,只能在这里硬凑,我见他抄书抄得很多,许多文字我都不认得,要是真拽起文来,我可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两个人互相谦让了一番,又互相说了无数的好话,到这个时候,那李松倒拿我当一个老师一般,不断地向我讨教,连饭都不做了,晓月甚是机灵,见我们两个人在这里聊个没完,就主动去做饭。好在晓月貌似在相爷府家里也没少操持过这样的家务,所以,手上的活儿并不生疏。
那李松求知欲极强,不断地朝我问东问西,虽然他说的还是儒释道三家的话儿,特别是法家与儒家的“天道”与“人道”,但是,认识却颇为深刻,也颇有自己的一番独到的见解。
我当然知道这是古代文人士子们喜欢谈论的东西,也是唯一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