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朕要灭佛,谁赞成谁反对?(1 / 2)

加入书签

一旁司马相如、文鹰吓一跳。

哪怕是半圣,都看不出杜预此时的异常。

但亚圣就是亚圣。

荀圣不再言语,只是冷眼旁观、默默观察。

在他眼中,杜预已然绝非平常秀才,甚至远超所谓天才。

天才,只是一时之选,如天边流星,一闪而逝。

再逆天的天才,若不能抓住建功立业机会,立功立德立言,在圣元大陆为民造福,终究昙花一现,不会长远,更难以千秋传颂、万古流芳。

而在荀圣眼中,杜预却非同一般。

他每一步,都行得正、走的直,走在人间正道、通天大道、至圣之道/上!

他犹如一个横空出世的妖孽,无师自通,却每一步都恰到好处踩在点子上。

以这次东南之行,他与佛门的冲突来说。

其他人发生冲突,无非是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杜预不。

他与佛门的根本冲突,绝非普通利益之争,甚至不是理念之争,而是··大道之争。

道不同,不相与谋。

杜预与佛门的根本冲突,在于杜预为人族谋划、思考的道路,与佛门要人族走的人间佛国之路,存在本质上的冲突与分歧。

这不是寻常利益能收买,更不是勾兑能妥协,而是根本上、道路上、理念上、本质上的分歧和冲突。

所以,在荀圣眼中,杜预最不同寻常。

他最看重的,是杜预作【神灭论】,而不是杜预的鸣州、镇国乃至传天下诗。

过去,读书人不是没人讽刺过佛门,不是无人站出来指出佛门危害,但他们能想到的、看到的、说出的,都是一隅之见、一地之计、一时

之选。

但杜预【神灭论】,却从根本上、理论上、本源上否定了神灵和佛祖存在的根基,乃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

这才是读书人追求的精神本质。

不尊神,尊崇人,肯定人性,追求人的本源与天地浩然正气。

荀圣最看重杜预身上的,是杜预以区区秀才之身,却能超然物外、谋划长远、看透人间纷纷扰扰、直指万世本质本源,甚至能提出连文渊阁都完全没考虑到的规律、理论。

这人,如不能封圣?天下谁配封圣?

荀圣更看重杜预之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哪里是一个秀才能说出来的?

哪怕一个大学士,一个半圣都说不出这等话来。

杜预之心,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为生民立命”,似乎继承了“立命”思想,通过修身致教,达到至高境界;“为往圣继绝学”,将文气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了读书人永恒政/治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世界大同。

荀圣叹息一声:“后浪,后浪啊。”

唯有他,能看到杜预身上正在发生的神奇而深刻变化。

杜预的文骨,似乎在缓慢而坚定的改变着。

从黑铁级,正在一首首浩然正气的诗词才气浸润下,在一步步浩然正气的为民殊死搏杀中,在一句句闪耀人性之芒、道德光辉的圣人立功立德立言中,一点点锤炼文骨,百炼成钢,化为绕指柔,再淬炼成不朽文骨。

所谓吾善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乃是读书人品行端正、三省其身、行正端方、为国

为民养出来的。

连杜预都不知道,自己刚突破黑铁级的文骨,又在一首首声震各国、传唱天下、流芳万世的诗词中,正在浩然之气的滋养下,快速浸润、改变、进化着,已渐渐形成真正的万古不朽之文骨。

文宫更不必说,文气、文胆、文心、文名都随着各种诗词、杀伐决断,而大幅提升,一日千里。

若论书山学海中,杜预与天下最强十大秀才,可谓伯仲之间,但才过一个月,杜预已然拉开一大截差距。

法海并不知道,自己的声音能传遍天下(文渊阁暗中搞鬼),见嬴不了杜预,便换了一种策略,想把他招安收编,利诱之。

“杜预,老衲并非斗不过你,只是起了爱才惜才之心。以你之大才,若有我佛门推荐、举荐,何患不至高/官厚禄?飞黄腾达?何必一定要与我佛作对呢?”

法海压低声音,沉声道:“你比那徐仙,强何止百倍?只要你答应,与我佛门合作,无需剃度出家,做个我佛记名弟子,我佛门便倾尽全力、倾注资源,助你在任何一国做上翰林学士、九卿以上高位如何?”

他看似推心置腹,劝说杜预。

范缜文位不高,才是区区秀才,更没有功名,连大唐和家乡都不敢回去。

在法海看来,翰林学士、九卿高位,对杜预应该颇具吸引力,所以明确告诉他:来,咱俩做个交易。只要你闭嘴,以后别瞎咧咧地妄议佛祖,就马上让你飞黄腾达。

杜预微微一笑:“真的?”

法海看杜预松动,心中冷笑。

他唯恐杜预不信,傲然道:“你大约不知,我佛门在天下势力之大,远远超过你想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