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药田(一)(1 / 2)

加入书签

三位太医神情严肃,他们这时候真有些不太淡定了。

张林直接猜中了他们的药方,自然意味着他的医道水平不亚于三位太医。

这时候如果对药方指手画脚,天后会怎么想,恐怕多少会影响他们三人的权威。

向太后这时候也一脸惊讶,对三位太医是否信任,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关键的是,钟粟还真是举荐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郎中。

“三位太医医道精湛,开出的药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这里如果再加入一味巴戟,也许对官家的恢复更有助益。

三位觉得意下如何?”

“巴戟?”

简太医重复了一下,三人互相看看对方,一时之间神色各异。

向太后也糊涂了,“巴戟”怎么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张林在说出巴戟之后,三名太医会出现这样变化?

是因为他们没想到吗,还是他们隐瞒了什么?

钟粟对中药没有多少了解,他也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过他明白一点,事关给赵煦用药,这时候如果说话不够谨慎,恐怕就会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至于这里面有着什么样的玄机,貌似只有他们几个内行知道。

“简太医,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郎中说得可有道理?”

曾布看到这诡异的一幕,沉声问道。

事关赵煦的病情,他作为大宋宰相、国之柱石,可不能隔岸观火。

“张郎中说得没错,加入这味药,的确会好一些,只是……”

简太医说到这里,目光闪烁,似乎是在考虑如何措辞。

“只是什么,既然有道理,那这些日子以来,为何没有加入这味药?”

向太后更是觉得奇怪了,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道道,三位太医为什么会这么做?

三位太医扑通一声,直接跪倒在了向太后面前,气氛变得更加诡异。

张林这时候也莫名其妙,无非就是建议加上一味药而已,并没有否定三人的药方,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自己不该提出这个,可自己是来诊病的啊,总不至于真的随便看看就走人吧?

“回禀太后,不是我等不愿意为官家加入‘巴戟’这味药,只是因为此药在医书上倒是看到过,但太医院却没有。”

简太医低着头,小声说了一句。

“太后,是这样的,这味‘巴戟’适合生长在炎热的地方,北地一带包括汴京的确没有,就算是在江南,产量也是很少。

因此,太医院没有这味药,其实也不算奇

怪。

草民是从惠州而来的,倒是带来了一些‘巴戟’。”

张林知道,自己再不说清楚情况,三位太医的处境会有些尴尬。

自己可是诚心来为赵煦诊病的,一句话就得罪了三位太医,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今后既然想在汴京混下去,还是得搞好人际关系。

“这倒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三位太医别跪着了,赶快用‘巴戟’入药,官家早点好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下官这就去。”

简太医答应着,就准备派人随着张林去取药。

“先等等,本宫倒是在想,我江南一带,很多盛产的药材在我北地却没有。

虽说可能跟南方暑热有关系,但未必是所有的药材都受到影响。

能不能考虑,在北地种植,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

向太后一下子体现出了自己的深谋远虑。

药材种植这种事情,说大是大,说小是小。

向太后通过这一件事情,就想到了以后的长远发展,钟粟和张林都由衷佩服。

钟粟甚至觉得,前任太后高滔滔被誉为女中尧舜,这位向太后也不差。

“太后思虑长远,我等佩服。”

简太医几个人也心中暗暗吃惊。

他们明白,这种事情

,没有朝廷大员提出,未必会得到重视。

太医院药材总得来说,还是非常齐全的,但有些产自江南的药就不一定了。

现在大宋皇太后都开口了,事情自然会好办许多。

“对了,张郎中既然是钟卿举荐来的人,钟卿那里的学田也不少,要不就在那里试种吧。

钟卿大可放心,本宫自然不能让你白种,药材丰收之时,宫中便以市价回收。

曾相、章相恰好都在,两位以为如何?”

向太后说完,钟粟心中失笑不已。

都已经决定了,还问曾布和章惇的意见,这向太后手段不错啊。

向太后还是很精明的,想法是她的,但实施还得曾布和章惇两位宰相挂名。

真正算起来,南药北种的确利国利民,钟粟也是真正的获利者。

“太后英明睿智,我等佩服之至,这就去草拟条程。

只不过此事如果让钟司业出面,也许会更好办一些。”

曾布明白,这种事情怎么说都是好事,虽然便宜了钟粟,但太后已经发话了,还能怎么样?

太后到底有没有私心,曾布无法确定,但这个还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