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停止救援(1 / 2)
廉颇如此也是为了维持住被围赵军的士气。
如果被包围的赵军得知,援军已经放弃救援,那么,赵军的士气很可能会崩溃的。
而现在,廉颇需要长平的赵军为赵国争取更多的时间太原,皮牢的防御需要时间组织。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时间已经是九月份了。
廉颇需要为接下来的秋收做准备。
赵国的主粮是粟米和大豆。
而其中,粟米占到了粮食总产量的七成以上,作为主粮的粟米,成熟时间是九到十月份。
本来,赵国的计划,是让赵括率领援军抵达长平,在九月末结束长平战事。
到时候,重新控制长平的赵国,便可以调回大量人力,用于秋收。
可如今,赵军主力被包围,今年的秋收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现在,廉颇能做的,便是在秦国攻赵之前,尽可能的为赵国储备粮食物资。
长平之战虽然没有让赵国的国库彻底耗尽,可是,也让赵国消化了大量的粮食,钱财。
如今,赵军主力悉数被包围在长平 可以说,赵军主力已经没了。
失去了赵军主力的赵国,再也不具备和秦国进行野战决战的能力,接下来,赵国想要保存下来,只有坚守,坚守一座座城市,不停的消耗秦军,以求得其他国家的介入,或者是,硬生生耗尽秦国的国力。
而坚守城池,需要有足够的粮食,失去野战能力的赵军,已经不具备保卫耕地的能力,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大规模攻城战,邯郸这样的存在,很可能无法再从外界获得粮食。
廉颇需要为邯郸,储备粮食,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廉颇需要让长平的赵军继续坚持下去。
而此时,处于韩王山的赵括,虽然并不知道赵军援军已经放弃救援,但是,赵括却已经想明白,赵军援军放弃救援了。
尽管说,代表赵国援军的烽火每天依然正常升起,可是,赵括通过观察秦军方面的动向发现,小东仓河谷一线的秦军兵力还在加强。
如今,赵军已经被包围二十天了,秦军的兵力布置早就已经完成。
但是此时,秦军却依然还有兵力用来加强小东仓河谷一线,赵括便明白,秦国有空余军队。
而目前,秦军唯一还有空余的军队,便是布置在百里石长城一线的秦国援军。
既然秦国将百里石长城一线的军队调动到小东仓河谷,那么,就说明,百里石长城一线的秦军,面临的军事压力非常小。
小到秦军足够抽调大量兵力,加强包围网。
所以,赵括通过秦军包围网兵力的增加,已经明白,赵国援军停止救援了。
同时,赵括也明白,停止救援的原因。
赵括现在需要做的,便是继续率领赵军坚守,对于赵括来说,他已经把赵国主力军队带入了绝境。
现在,只有尽可能为赵国争取更多时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即使赵括知道赵国已经停止救援,但是,没有把这条消息传出去,相反,赵括还不停的向赵军表示,援军依然在进行救援。
不过,就算知道援军停止了救援,赵括也不打算什么也不干。
对于赵括来说,只要可以突破秦军在小东仓河谷的防线,让赵军重新打通与大粮山的联系,那么,赵军便可以重新获得粮食补给。
到时候,赵军韩王山和大粮山连成一片,秦军的包围便不攻自破了。
因为,此时,秦军的包围,主要就是围绕韩王山周边的。
对于大粮山方向,秦军并没有布置过多的兵力。
对于大粮山的赵军,秦军只是让少量秦军占住百里石长城,再用少量军队监视大粮山赵军。
因为秦军的兵力不足以布置出一个将大粮山也容纳进来的包围圈,毕竟,大粮山的面积,可比韩王山还要大,而且,大粮山并不像韩王山一样,三面临山,大粮山除了百里石长城方向以外,其他方向都是平地。
想要包围大粮山,需要的兵力比包围韩王山要多太多了。
秦军已经在韩王山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不可能还有兵力,再在大粮山形成一个包围圈。
所以,大粮山的赵军并没有被秦军包围。
可以说,只要大粮山的赵军不动 秦军也不会动。
所以,只要韩王山和大粮山打通联系,那么,秦军的兵力就是再多二十万,也无法包围赵军。
到时候,赵军便还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在清楚失去救援以后,赵括再次组织赵军进行突围。
为了减少粮食消耗,赵军大多数士兵,每天只有三合口粮。
吃不饱的赵军,一直处于饥饿状态。
而赵括为了激励赵军,言明,想要吃饭,就得打通和大粮山的联系。
在打到大粮山,填饱肚子这个朴实无华的愿望加持下,已经忍饥挨饿了大半个月的赵军,爆发出了极其强悍的战力。
对于赵军士兵来说,长期的饥饿 已经让赵军士兵近乎疯狂。
如今,想要吃饱饭,就得到大粮山去,在人类最朴素基因干饭的推动下,赵军爆发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战斗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