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6章 两年砸下三千六百亿(1 / 2)

加入书签

从民企到国企,从工厂到银行,此时的全国经济,可谓是一片“哀鸿遍野”。

如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那崩盘的风险,也不是没有可能出现的。

就是在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由“铁腕宰相”亲自掌舵,一场大刀阔斧的宏观经济改革,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帷幕。

经济问题千头万绪,从哪里改、如何改,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而以铁总为首的行政部门,为此开出的“药方”是:增加出口、扩大投资、促进消费。

然后以这三点为基调,再搞出一些“大动作”来。在挽狂澜于既倒的同时,又利用这些“大投资”、“大动作”、“大项目”,拉动着国内的经济一路狂飙突进。

这几个词,说着简单,上下嘴唇一碰,就蹦出来了,可真要到了去实际操作的时候,就难了。

就比如说投资吧,谁特么不知道投资带来的好处?可投资方向是什么,投资的钱从哪里来,这可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咯!

继续投工业项目?别逗了,就是多少钱丢进去,也不够填补国企的那些大窟窿的。

就像铁总说的那样,国内的一些领导干部,不懂经济吧,偏偏还喜欢“指手画脚”,最后给地方、企业,以及银行,都造成了巨大的亏空。

比如某某银行,一年亏空了六十亿,比如某某信托,一年亏损了五十亿。一些躺着都能赚钱的、政策性的国营企业,都能亏损到资不抵债的地步,然后他们拍拍屁股离开了,却给地方和企业,留下一个烂摊子。

这些人,都该被送去坐牢,都该被枪毙。——铁总的原话!

既然投资工业、救助国企行不通,那就只能另外寻找新的方向了。

再三论证、权衡之后,基建,被从一众备选方案中挑了出来。这是多少年以来,国家一直想干,又没干成的一个大方向!

确定好了投资方向之后,投资的钱从哪里来,这又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个首要难题。

如果靠多发货币来投资,那引起通货膨胀就是必然的,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可能会严重到,是此时的国内经济,无法承受的住这个后果的。

因此,之前唐伟东的那句、仿佛开玩笑似的建议,瞬间就再次浮现在了决策层的脑海中:“没钱?没钱就去借嘛!”

在考量过后,有关方面决定采纳唐伟东的建议:增发国债!

不过,有关方面也没有完全按照唐伟东的建议,去满世界的借钱。

或许是觉得满世界发债,就跟“乞丐”、要饭的叫花子似的,有点丢了天朝上国的脸,有关方面一时还拉不下这个脸面来。

到现在国内的一些人,还搞不懂“能借来钱才是本事”,“凭本事借的钱,为啥要还”,那些资本主义强盗们的嘴脸,和行事逻辑是怎么玩儿的呢。

看来,做为上三常之一的我兔,在这些方面,还要好好的跟鹰酱和大毛学习学习啊。

看看人家,一个债多了不愁,一个动不动就赖账,这尼玛偏偏谁也拿他们没招儿,就问其他人服不服吧!

敢不服?就整死你!

或许以上都是唐伟东的瞎想吧,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投资总是需要钱的,不去对外借,那就只能“对内”咯。

到最后,有关方面是用了一招,挺“那啥”的招数,也算是筹集到了,这部分投资资金。

具体来说就是,此时国内的居民存款总额已经高达了五万亿元,与其让这些钱躺在银行里不动,或者被地方上、国营企业拿去祸祸,还不如让它为“国内的基建事业”出一份力呢。

这样既能解决当前的困境,又能保证和稳定国债的发行,还能让老百姓得到一个比存款更高一点的收益率,这也算是国家和民众的双赢吧。

于是,有关方面做出决定,有关部门发行国债,然后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老百姓拿钱来购买。

至于银行的钱是哪里来的,自然是居民存款咯。金融机构的钱,则是贷的银行的钱,说到底还是老百姓的钱。

所有的人里,只有老百姓才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真金白银的那一方,其他人,都是在借老百姓的钱,玩儿的空手“盗”!

拿着老百姓的钱,这么左手倒右手的玩儿,玩儿好了还没啥,一旦要是玩儿崩了,那个结果可就不仅仅是经济崩盘那么简单了。

幸好,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并没有不可预料的、那种极端情况的出现!

在投资方向和投资资金都确定了之后,经人民大会批准,财政部于今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九月份之后,增发一千亿元长期建设国债。

于一九九九年,再次增发一千一百亿元。

于二零零零年,继续增发一千五百字亿元。

短短两年出头的时间,对着基础建设,直接集中砸下了,合计高达三千六百亿元的投资额度。

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城市化建设等等基础项目的建设。

后来看看,那些保障国计民生、与所有人都切身相关的大项目,都是这个时期上马建设完成的。

比如,大建粮仓,修建了能保证全国人民一起吃、一年吃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