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王长林请饭(1 / 2)

加入书签

在大壮家没待太久。

王寡妇帮着把碗给空出来,李有财便带着碗回家了。

李有杰搬了一把板凳,坐在院里守着大秤。

“你干嘛呢?”

“我等着收蛤蟆呢,坐半天了,咋还没人来。”李有杰心急的很,恨不得马上就上岗。

“哪有那么快。”李有财道。

天上的太阳越升越高。

临近中午11点多的时候,李有财家终于迎来了第一位前来送蛤蟆的人。

“李家小子,我给你送蛤蟆来了。”

李有财闻声走出屋子,见是住在东边的寿山叔,挑着扁担进了院子。

“叔,你这速度可够快的,头一个啊。”

李有财赶紧拿过自家的铁皮桶,放在了大称上,调好砝码的位置完成去皮的工作。

“你看看我抓的蛤蟆,个顶个的大。”寿山叔将水桶放在大秤跟前,让李有财看。

李有财伸手一捞,将下面的林蛙翻到上面来。

果然,全是大的。

“叔,那我就上秤称了啊。”

“称吧。”寿山叔笑呵呵的。

不到半桶的林蛙,称出了13斤的重量,另一桶的蝲蛄只有4斤半的重。

“叔,13斤蛤蟆六块五毛钱,蝲蛄我就给你算5斤两块钱,一共是八块五毛钱。”李有财核算好价钱。

寿山叔听着,自己也在心里算了一遍,笑哈哈的:“对着呢。”

看着李有财,满是期待的等着拿钱。

李有财掏出提起准备好的零钱,一张张数出八块五毛,直接递给了寿山叔。

“叔,你看钱对不对。”

真给钱啊!

寿山叔接过钱,捏在手里,使劲的数了两遍。

“对着呢!开始我还担心你说大话,没想到你真给钱,早知道我就多抓一点回来了。”

寿山叔拿着钱乐的牙花子都出来了,嘴上却说着后悔的话。

“没事,我又不是今天收明天就不收了,再抓呗。”李有财笑呵呵道。

“是这么回事。”

抓起水桶拿上扁担,寿山叔着急忙慌的往外走。

原本是只抱着试试的态度,找了一处溪流抓了一些便回来了。

没想到李有财就真的现场称重就给钱。

拿着那八块五毛钱。

寿山叔打算回家叫上老婆孩子。

趁着时间还早,赶紧再进山多抓一点。

有了第一个,很快就第二个。

后面陆陆续续有乡亲,挑着扁担来他家送蛤蟆和蝲蛄。

李有财来者不拒,只要符合标准通通都收。

自家的水桶装满了,就借乡亲的,用铅笔记下是谁家的桶。

这些送蛤蟆的人里,多的三十多斤,少的也有六七斤。

李有财清一色给现金结账。

可把大家给高兴坏了。

要知道城里的工人,一天的工资也才一块来钱。

他们这些人中,拿钱最少的,都能顶三个工人的工资了。

中午十二点,李广户赶着大队的骡车来到李有财家。

看着那足足装满了七只水桶的林蛙和三桶蝲蛄:“收了这么多?”

“嗯,估计下午还会有人来送。”

“有杰你在家继续收,我跟爹去县城送货,回来给你带好吃的。”李有财安排道。

李有杰本来也很享受称蛤蟆然后给人拿钱的感觉,爽快的答应了。

一桶桶林蛙被装上骡车。

李有财也坐上这全景敞篷跑车。

李广户挥动马鞭:“驾!”

骡车以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向县城进发。

虽然不是自己家骡子,李广户还是很爱惜的。

来到水产公司。

才一进大厅,李有财就看到了满脸福相的大英子,正一个人在大箩筐前称着什么东西。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鱼,数量虽然不多,却都是一些不大常见的种类。

李有财打眼看了一下,有鳌花、鳊花、嘎牙子。

东北鱼类有:三花五罗十八子,红白鳇加大马哈,这么一说。

每一种都很鲜美。

“英子姐,这些都是新收的鱼啊?”李有财笑问道。

“你来了,等姐把这些称完了,就给你称。”

大英子拨弄着秤砣,嘴上说道:“公司改制度了,让我们自己收鱼,这些都是红旗大队渔场才捞上来的,瞧着多新鲜。”

“这是好事,鱼的种类多了,老百姓的选择也就多了。”

看着这么多品类的鲜鱼,李有财有些惊讶。

没想到这才一天的时间,王长林就联系到了渔场给他送来这么多样的鱼。

“还说呢,昨天你走以后,林蛙和蝲蛄刚写上价格板,就有好多人买,没到俩小时就全卖光了。”

“我还想自己留点拿回家尝尝味呢,结果一转眼一只都没剩。”

李有财把带来的林蛙一一卸到大称跟前,闻言笑道:“那还不容易,一会我给你留半桶,你找东西装一下,拿回去给家里分分,帮我品鉴品鉴。”

大英子那边也称完了鱼,腾出了大箩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