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李斯和韩非的见地(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朝会。

今日的朝会氛围格外压抑。

秦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日以迅速,国力在七国中可谓是首屈一指。

现在南阳百姓宁愿依附赵国也不入秦,着实让人大动肝火。

赢政扫视着低声议论的朝-臣们。

严肃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巡视了一圈,最后落在内阁首辅昌平君身上。

“昌平君,此事你们内阁有何建议?”

内阁现在就是一个秘书群体。

有事情他们拟定章程,商量策略。

然后交由君主决策。

只不过现在秦国掌权的是太后,而非君王。

昌平君听到嬴政点他的名,也不敢犹豫。

抬手朗声回答:“禀太后,王上,我等以为,该战!”

赢政眸光微不可察的闪动了一下。

他就喜欢听这话。

垂帘听政的赵姬似乎对战与不战都没有意见。

凤眸微合地靠在那里闭目养神,也不知道她睡着了没有。

赢政微微点头。

见状,昌平君又道:“不过在与赵国开战之前,有件事我们不得不考虑。”

“哦?”

赢政来了兴趣:“说说。”

昌平君侧目看向位置比较靠后的李斯,用眼神示意了他一下。

这个问题是李斯提出来的。

昌平君也觉得很有道理。

本来应该由他这首辅来说。

但李斯是国师培养的人,他也不好抢他风头的。

李斯收到昌平君的示意,举起玉板道:“回太后,王上,臣以为,在讨伐赵国之前,该先攻韩。”

他铿锵有力的话音刚落下,朝堂中便响起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赢政古井无波的看着提议的李斯。

任由那些议论的声音响动着。

人群中的韩非闻言脸色大变。

韩国是他的家乡。

虽然韩王如此对他,但他内心还是不想韩国那些百姓遭受战火。

纱帘后的赵姬终于睁开眼睛。

目光透过纱帘,想看看是谁说的这句话。

赵国兵力不弱,要讨伐赵国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

要真开战,应该举力讨伐才对,哪有精力再去打韩国?

若是短时间攻不下韩国,对秦国的兵力财力都是一种削弱。

到时候要想打赢赵国就更难了。

赢政却与她有着不同的想法。

看向李斯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

缓缓问道:“你就是李斯?”

范季在自己面前提过这个人,因此自己上次才会把出使韩国的事情交给他。

而李斯的表现也让他极为满意。

现在他说的这个话,也和昨天与范季讨论的问题不谋而合。

听到赢政报出自己的名字,李斯内心顿时生出激动。

“是下官。”

嬴政点了点头:“你说说,伐赵为何要先攻韩?”

李斯有条不紊道:“第一,韩国就在我秦国东侧,是我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他们守着函谷关就如同一块阻挡在我秦国门口的大石。”

赢政露出认可之色。

李斯的这个比喻很恰当。

“第二,韩国与赵国相连,若是我们攻打赵国,韩国必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极有可能与赵国联合。”

“皆是我秦国将左右受敌。”

“因此臣提议,伐赵必先灭韩。”

文武百官交头接耳地讨论着李斯的这个提议。

从长远的战略意义上说,这个提议非常中肯,切实扼要。

“太后,王上,在下觉得不妥。”

可在这时,却有一道不同的声音响起。

众人都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说这话的,正是客卿韩非。

众人的表情顿时变得精彩起来:

韩非是韩国人,他自然是不想秦国灭他家园。

赢政如炬的目光朝韩非看去。

对于韩非此人,赢政也是极为满意。

特别是他提出的术法,极为契合秦国目前的国情。

“为何不妥?”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寡人觉得李斯说的挺好的。

韩非在众人审视的目光下走出坐席。

来到大殿中间道:“王上,太后,韩国不仅与赵国相连,与秦国也是相接。”

“秦韩三十余年未曾发生战事,早已将秦国视为自家人。”

“韩国在秦国前,对外,可以如屏障般庇护秦国。”

“对内,亦能如坐席般供秦国使用。”

“秦国若是伐赵,完全可以从韩国借道而过,甚至韩国也可以为秦国提供粮草。”

“这样一来还能节省秦国运输粮草的路程和时间。”

“无论怎么看,留韩总比灭韩要划算。”

这番话说完,大殿中的议论声再起。

风向倒得很快。

刚才还觉得李斯说得有理的那人,现在又觉得韩非说得有道理了。

赢政沉吟不语。

深沉的目光让韩非心里直犯嘀咕。

赢政未有回应,李斯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