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蹊跷(1 / 2)

加入书签

除了要解决人才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了,为创新药的成功研打下坚实基础。几乎所有达国家的政府均把主要资金用于支持基础研究,而应用基础及开研究的经费主要由企业投入,在创新药的研上亦是如此。

但是国内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占目前主导地位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尚难以成为创新主体。一般情况下,目前这类企业能斥巨资进行原始创新药研的实力仍有不足。

因此在现阶段,尽快把各研究院所多年积累的成果推向产业化,设定一些产业化的重大专项加以支持是必要的。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和有效建立,一批企业的投入实力增强,企业必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江风不过是将这一条路给提前走了出来,以尽快增强国内创新药品的研力度,不至于落后外国同行们太多。

新技术已成为新药研的出点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跟踪前沿关键技术对于研创新药显得十分重要。根据人类基因组的最新成果,将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组合化学及高通量筛选等药物研究高新技术整合在一起,建立创新药物现的平台,在多种与重要疾病相关的靶蛋白体系中进行实践,这是一条很好的思路。

新药研其实也是一套系统工程,引导集中创制新药高新技术平台的建立,及高水平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群体的形成,完善创新药研体系,同时加强关键瓶颈技术平台的建设,如制剂技术、药代平台等。这都不是现在的国企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当然,江风这么急着收购海门制药集团的研部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在今年下半年因为生在东北的那个“天价药费”买来的“最昂贵死亡”事件,导致国家开始对国内医药领域以及医疗卫生部门进行大整顿,这对国内现有的格局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对于江风来说,也是他扩大江氏制药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江风希望现在就做好准备。以方便在新秩序建立的时候,江氏制药能够迅力,抢占更多的市场。

因此,这才有了他先前针对海门制药集团的一系列动作。

只是,在江氏集团采取曲线政策。收购了海门制药集团的研部门之后,随后的事情就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了。

在看到江氏集团似乎对于收购海门医药集团没有多大兴趣之后,海门医药集团的干部和职工们都感到非常失望。毕竟现在海门医药集团的现状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再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话,怕是很快就撑不住了。

所谓的年销售额过百亿之类的话,不过是说说而已,此时海门制药集团的利润一直在下降。负债率一直在升高,想来再无突破的话,明年大家都要去喝西北风去了。

先前江氏集团有收购意向的时候,作为海门医药集团的员工们是千肯万肯的。因为大家都了解过,被江氏集团所收购的各大企业,如今员工的生活水平都是在当地处于优势地位的,海门医药集团如果被江氏集团成功收购。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例外。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收购案居然被中央部委给喊停了,大家的一片心思化成了泡影。真是让人接受不了。

眼看着集团最不惹人待见的研部门给单另出去。很多人是感到高兴的,以为终于甩出去一个大包袱。

可江氏集团居然收购了**出去的海门新药研究院,这又让人大跌眼镜,相对于需要大量投入支持资金的新药研究院,生产企业可是直接能够创收的一部分啊?!

江氏集团的想法,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

不过在通过内部关系确认了目前江氏集团对于海门医药集团的收购案不再感兴趣之后,海门医药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感到有些愤怒,认为是中央部委的不作为使的自己面临的风险加大了,万一海门医药集团明年因此而倒闭,自己这些人不都是要下岗了吗?

领导们固然可以事先脱身,异地任职,但是自己这些人还能有什么活路呢?

作为已经专业化的技术工人们,实际上是这个社会中最底层的存在,离了自己可以为之效力的企业,还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因此,海门医药集团的员工们组织了多达两百人的请愿队伍,直接上京城了,当然。打出来的旗号是旅游团。

这个时节,正是两会召开的前后。

海门市方面还是现了海门医药集团的问题的,市长归承忠和市委书记赵令畴听取了关于这件事情的汇报之后也感到比较紧张,立刻指示市公安局调动人马,全力进行拦截工作,绝对不能让这批人到了京城,否则可就出了大乱子了。

其实从心里面来讲,他们还是希望这些人能够顺利到达京城,并且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的,毕竟是市里和地方上都希望同江氏集团合作,而部委里面却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出来喊停,搅了一桩好事儿,难怪海门医药集团的人会如此大张旗鼓地赴京活动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非法上访可是要严加治理的,中央领导们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