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主公,吾有一计。(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听闻萧后死讯,身形微微晃动,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先是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错愕,随后化作深不见底的哀痛与愤怒交织的漩涡。

这一刻,无数繁杂的思绪,涌上李世民的心头。

他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似乎在极力克制着内心翻腾的情感巨浪。

“怎么会”

“怎么会这样”

他喃喃低语,声音中带着难以言喻的苦涩,仿佛在问无舌,更像是在问自己。

李世民闭目沉吟片刻,待情绪稍加收敛,再次睁开眼时,帝王的决绝与冷峻已重回他的脸庞。

“查明真相,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朕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他命令道,声音虽平静,却不容反驳。

无舌躬身应喏,刚要转身离开,却被李世民出言叫住。

“等等”

李世民的目光穿透夜色,仿佛要看穿这重重宫殿,直达那未知的真相深处。

“传朕旨意,加强京畿防务,所有城门加派岗哨,任何试图离开长安之人,无论官阶高低,一律严查。”

“同时,封锁萧府周边,对火灾前后出入人员进行彻底盘查。”

“是,陛下。”

无舌躬身领命,他知道,李世民此举背后的意义重大,不仅是对逝者的交代,也可能是想借此,肃清一些潜在的威胁。

为接下来的重头戏,提前做好铺垫。

李世民再次陷入沉默,半晌之后,他喟叹一声,缓缓道:

“再传朕旨意,萧夫人虽为前朝皇后,但她婉顺聪慧,知书达礼,于前朝有功无过,其德行操守,更是堪为后宫之典范。”

“今不幸遇难,当以国礼厚葬,谥号"愍",以彰其不易。”

说到这里,李世民停顿了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再传朕旨意,自明日起,停朝三日,长安城内,无论在朝官员,还是寻常百姓,均需素服致哀,以示尊崇。”

“葬礼结束后,宫中派遣金吾卫,护送其遗体前往扬州,与炀帝合葬。”

李世民的声音虽平静,却字字千钧,饱含敬重。

无舌再次俯首,心中感叹陛下的宽厚仁德,他深知,这道旨意已经传开,定能让那些前朝旧人,对陛下感恩戴德。

“老奴遵旨。”

李世民闭上眼睛,摆了摆手,疲倦道:

“下去吧。”

“喏。”

随着无舌的退出,大殿再次归于寂静,只有李世民沉重的呼吸声与偶尔跳跃的烛火声相互交织。

李世民呆呆地望着殿内跳跃的烛火,眼里满是哀伤。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李世民到底在想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再次恢复了以往的清明。

他缓缓抬头,朝殿内的内侍,说道:

“摆驾淑景殿”

亥时末,朱雀门。

随着一匹匹快马,冲出朱雀门,萧后的死讯,如同一阵狂风,迅速席卷整个长安城。

每一名接到消息的官员与百姓,震惊之余,又添几分揣测与不安。

开化坊,萧府。

随着李世民的旨意传开,萧后的死讯很快就传到了萧瑀府上。

当萧瑀这位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三次复起,三次罢相,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老臣,于卧房中,听闻萧后的死讯后,当场便晕厥了过去。

后经过府内的医学博士,一番手忙脚乱地针灸,萧瑀这才清醒了过来。

他倚在床头,愣怔了好半天。

脸上满是浮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渐渐地,他的眸中涌动起复杂的情绪——悲痛、疑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

“怎么会这样”

“阿姐,今早明明还好好的”

萧瑀低声呢喃,声音里夹杂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他起身,踉跄几步,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这位曾历经风雨,见证朝代更迭的老臣,在这一刻,也显得如此无助与脆弱。

“备车,快备车,老夫要去兴道坊,探望阿姐”

与此同时,崇仁坊,齐国公府,后院书房。

长孙无忌端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眸望向书房中央,那道身着儒衫的修长身影,皱眉问道:

“文若,在你看来,萧后的死是意外,还是她刻意为之?”

周文若捋了捋长须,缓缓摇头,轻声道:

“杨政道如今尚被拘禁在长安,属下听闻,萧后对杨广这唯一的血脉,十分看重,故而,她自戕的可能性极低。”

“再者,陛下派去萧府的宫女和护卫,都是个中翘楚,因此,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也不大。”

长孙无忌闻言微微颔首,淡淡道: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缓缓起身,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喃喃自语道:

“同样是戒备森严,同样的大火这未免太巧合了些。”

长孙无忌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周文若,皱眉问道:

“文若,说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关联?”

周文若闻言沉吟片刻,缓缓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