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 / 2)

加入书签

最近北凉城酒楼中里时下最振奋人心的喧嚣话题,自然是打败了东海武帝城王仙芝的王鼎。

这位天下公认的武道第一,定居在了北凉城。

这让一众北凉城的百姓,无比自豪。

而且还有知情人士报告说王鼎与世子殿下回北凉之际,将那北莽武林中公认的北莽第一人,拓拔菩萨砍去一臂。

这就更不得了了,北凉和北莽是生死大敌,王鼎砍了拓拔菩萨的胳膊这件事,让北凉百姓直接认可了这位“天下第一”是北凉人。

北凉城也不知道进了多少江湖人士,人们都是闻风而动,想要拜师王鼎。

但无一例外都被那高大的院墙和门口的北凉铁骑所阻挡。

北凉王府,听潮阁中。

清凉山上,无风亦无雨。

李义山在阴暗潮湿的顶楼伏案书写着有关历朝历代皇权相权的争斗起伏。

如今已写至本朝当今天子与张巨鹿。

李义山抖了抖手腕,不小心将几滴墨汁滴在宣纸上,瞧着缓慢浸染散开的墨迹。

这位已经在阁楼生活小二十年的王府首席幕僚突然作呕,连忙捂住嘴巴,拎起脚边的酒葫芦,用一口绿蚁酒咽下涌上喉咙的鲜血.

放下酒壶后,李义山视线昏花,一卷尾“自古昏君惰主养权相,本朝名相辅勤君,何其怪哉”寥寥二十字,竟然写得有些歪扭,失去了一贯的章法。

李义山轻轻叹息,放下那一杆硬毫,搁在笔架上,吐出一口酒味血腥味混杂的浓重浊气。

他随手掀开几本梧桐苑五六位丫鬟最近一起编撰刻画的王朝地理志,看了几眼,将一座山的方位记得一清二楚,然后放下。

随即,他吃力的站起身,推开房门,走到檐下过廊,想了想,走下楼。

可他迎面就遇到了上楼的徐骁和王鼎。

徐骁连忙上前扶住李义山。

“元婴,你身子骨不能受寒,怎的出楼了”

李义山捂嘴仍是止不住咳嗽,徐骁连忙轻柔敲背,这位春秋国士眼神安详望向湖面,轻声笑道:“大将军,我跟了你多少年了”

徐骁感叹道:“三十二年了。”

“当初我是个出身鄙陋的死蛮子,没几个读书人乐意给我当手下,都嫌弃丢人,有辱门楣,就你和长陵两个愣头青,先后傻乎乎跑来,我当时都觉得你们两个要么脑子有问题,要么是不怀好意,后来才知道我捡到宝了。”

李义山缩回手,握拳放在膝盖上,笑容豁达,轻声道:“大将军,张巨鹿是比我和赵长陵都要有抱负和才华的名相权臣,有这样的庙堂对手,累不累”

徐骁轻拍着三十几年老搭档的后背,笑道:“有你在,我怕什么反正从来都是我冲锋陷阵,你运筹帷幄,怕过谁”

李义山苦笑道:“你这甩手掌柜,忒无赖了。”

徐骁哈哈笑道:“就我这么个糙人,除了当年跟老宋学来的缝鞋活计,还算拿得出手,骗了个媳妇回来,就再做不来其它的精细活了。”

李义山笑容恬淡,眯起眼,看了眼天色,缓缓说道:“当年很多人劝你自己当皇帝,我是极少数不赞成的,如果当初你是因为听了我的屁话,才让那么多将士寒心,决定卸甲归田,甚至许多人跟你反目成仇,你今天骂回来好了。”

徐骁摇头道:“才多大的事,再说了是我自己知道没当皇帝的命,与你无关。”

李义山咳嗽了几声,说道:“张巨鹿很厉害啊,才几年功夫就让朝廷上下出现人人激奋的新格局新气象,虽时常犯忌惹来非议,但委实是功在社稷,况且有个明君坐镇龙椅,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尤其是在筹边一事上成绩斐然,让人惊叹,几次两国大战都失败告终,但两朝东线边境,硬是在他的布置下扭转颓势,边防溃败逐渐有所匡补,选用了大批善战青壮将才赴边御敌。”

“难得的是说服顾剑棠,在兵部添设侍郎二员,用以顶补边防缺员,当初在老首辅手上充任边关军校,不是浊品杂流便是不受重视的迁谪官员,如今倒是成了香饽饽,足见张巨鹿这个帝国裱糊匠的缝补功底。”

“大将军,但是张巨鹿也非完人,这位紫髯碧眼儿小事温和,大事却自负凌人,这就势必埋下了祸根。”

“当下老牌贵族豪阀虽已不在,前朝的勋贵轮流掌朝柄,没了根基,却仍有两大士子集团顶上,而这两大权贵的领袖人物大多被逼致仕,逐出内阁,或者急流勇退,借口回乡养疾。”

“这才有了新近国子监右祭酒骂他是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只不过骂得凶,到底还是不知道张巨鹿的用心啊,这位独专国柄的首辅分明是想要一人之死后身败名裂,换来万世太平。”

李义山猛然间神采奕奕,雪脸色开始泛红,继续说道:“碧眼儿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徐家败亡,我李义山成事不足,某些败事到底还算绰绰有余,倒也留下十六策应对。”

“除此之外,还有北凉治政六疏共计三十四议,也都写完,都留给凤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