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满载而归(1 / 2)
在来的路上,三人就商量好了要买什么,米面粮油、被褥衣服、桌椅板凳,总之家徒四壁说的就是他们了。
三人根据面馆老板的指点直奔东城的布匹店聚集地。没办法,宋山身上的好歹还算件衣服,于秋荷和宋云瑶的才真是补丁累累,破洞连连,幸亏还算整洁,不然真是与乞丐无异了。
三人转了几家布点,结果基本都只卖布匹,少有卖成衣的,偶有几点成衣也都是锦绣罗衣,华而不实,实在不适合他们。当然,也有的店铺可以帮忙买布做衣,收加工费,但是那也得隔天取的,他们只想能买个立马能穿的。
实在没想到,在现代衣服店遍地都是,从未想到在古代买个衣服能这么难。
三人又开始转悠着,正巧转角那有一家名叫“锦绣坊”的布匹店,三人进去碰碰运气。
店里有个女掌柜,三十来岁的样子,正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的看着本书。
女掌柜发觉有客进来,微微眯眼却吓了一跳:这谁家俩大人牵个猴就进来了。刚想说这不允许带动物进来,就听这猴惊喜开口了:“娘,这里有成衣卖的!”
啊,原来不是猴,是这两人的闺女啊。
赵玉娘暗叹看来这话本子得少看些了,眼神越来越不好使了。
于秋荷自然也看见了墙上挂了几身成衣,虽不多样子也简单,已是十分惊喜了,现在的处境也容不得三人挑剔了。
赵玉娘细细打量一番,见几人人虽衣着怪异,也并未轻视,依旧热情招待。
按理来说,赵玉娘是掌柜的,如若不是贵客,小二招待即可,可谁让店里的小二正巧家里有事告假了呢,只好赵玉娘亲自盯着铺子了。
见三人要买成衣的样子,赵玉娘边走边笑盈盈问道:“几位客人,可是要买成衣?咱家的质量可是最好的。”
结果待到走近了一看,心里讶异道,嘿,这猴也太像人了,啊,不是这小孩也太像猴了。
“这成衣都是怎么卖的?”于秋荷问道。
“这位娘子,咱这麻布衣料大人的200文一套,稍小些孩子的150文一套,也还有更贵一些的,看您需要哪种的”赵玉娘看着三人的着装,为他们介绍了一款价钱适合他们的。
于秋荷一听暗暗咋舌,这成衣确实不便宜,又问道布匹多少钱。
“一匹麻布300文,粗布呢500文一匹,细棉布稍贵些一两银子一匹。”
于秋荷想着,一匹布能做八九套衣服了,还是买布合算。但是鉴于没一个人会做衣服只好问到赵玉娘,可否提供加工业务。
赵玉娘应道,自然可以,只不过需要隔天取并且收每件衣服30文的加工费。
三人自然无有不可,量好了三人的身形之后,买了三匹适合三人不同颜色的粗布每人做三套做外衣,一匹细棉布做每人做三套贴身里衣,剩下的布给他们留着。
母女俩的衣服实在是补丁多的像是沙包了,又只好每人买了一身现成的换上。
掌柜的见三人买的如此之多,跟掌柜的约定好了三天后来取,就离开了锦绣坊。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粮食问题了。
三人直奔粮铺而去。
受交通要塞的便利,别看平安县小,但也有好几家粮铺。
三人挑了一家声誉较好的名叫李记粮铺的进去,小二看着进来的三人,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声音洪亮的招呼:“几位客官要买点什么呀,随便看看,今日小店刚进了一批新米新面,客官可以看看。”
别说,店里还挺大的,不同价位的粮食都有。精米和白面最贵要30文一斤,粗面8文一斤,糙米只要6文钱一斤,还有更便宜的黑面只要3文一斤。土豆和红薯都是12文一斤。
等小二给三人把店里的粮食都介绍了一圈之后。宋云瑶略微一思索便开口说道:“我们要精米面粉各1石,土豆、玉米各50斤吧”
“这,,,”小二看着是那个小女孩说的话,挠了挠头,不知这话作不作数,想着还是得问问家里大人吧。
夫妻俩合计了一下,买多少不是买,况且闺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是该多吃点好的。趁着一趟多买些,而且刚才听小二介绍还能送货上门,也不用担心拿不了,还得用空间了。
小二见家里大人都同意了,高兴地说道:“得了,几位客官您稍等,我们称好给您过目。咱们这边先结账。”
小二噼里啪啦的扒拉算盘,刚报出来数字,就见小女孩已经把钱放在柜子上了,数了数正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瞬间小二就对宋云瑶刮目相看了,这年头会算数的可不多见,更别说是小女孩了。
待到把粮食都准备好之后,三人留下来了地址,估摸了一下三人回家的时辰比较晚了,今天是不行了,于是订好了明天一大早送去,小二拍拍胸脯连连保证没问题。
交代好了粮食之后,一行人又去杂货铺子买了油盐酱醋和一些日用品杂货,路过家具店的的时候顺便定了两张床和一张桌子,四把凳子,也没挑花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