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1 / 2)
“奶,这就是那个贡品大葱?章丘的?济南府的那个章丘的?”
黄芪看着她奶手里的成人手臂长的大葱,第一反应就是她奶可能被人给骗了。
又一想,街上的老张头不应该骗她奶,她们家经常在老张头那里买菜。
可是她印象中的章丘大葱不是这样的啊?不都说长得比人还高吗?即使差了四百多年也不应该差这么高啊!
“对啊,我让老张头给咱家专门挑好的留下的。”黄老太太纳闷黄芪怎么这么问。
黄芪看着眼前的小矮葱,不敢置信地看向黄老太太:“专门留下的好的?”老张头不会是真的骗了她奶吧?
一旁剁馅的黄婶看出来了,两人就没有说到一起去。
“姑娘,这个就是济南府章丘县的大葱。咱们小民百姓吃的这个大葱肯定不是贡品,贡品哪是咱们能吃得起的?”
黄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她虚点了点黄芪:“你想啥呢?那贡品是咱们能肖想的?咱能买到跟贡品是同一个地方的大葱,都是咱家跟老张头熟,老张头在官府有人。”
两人这么一说,黄芪就理解了——这大葱确实有可能是章丘产的,但一定不是贡品就是了。
黄芪三人说话间,曹氏在一旁准备着铺子里的包子还有馄饨。
今儿是冬至,本是计划让曹氏在家里歇息一天,和家里一起好好地过个冬至。曹氏拒绝了。
她先是写过了东家的心意,又摇了摇头说乡下人家不过冬至。家里爹娘在家带着孩子好好吃一顿就行了,她跟当家的哪能在家闲着呢?
真的是乡下人家不过吗?还不是家贫,只能俭省着过。
黄芪心下了然。
她还记得她小的时候,家里穷,除了春节是正儿八经地过以外,其余的大节小节也从没有正经过过。
就拿中秋节来说,对于很多人来说,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村里人来说,中秋节正值秋耕农忙的时候,哪有闲工夫专门抽出来一天去过节?顶多中午吃饭吃顿好的。
“婶子,小东家,咱们这个猪肉大葱馅的饺子卖吗?”
听到曹氏的话,黄芪心算了一下觉得可以卖卖试试,馄饨现在就卖得还可以。虽然买得少,但也不是没有。
黄老太太拿不定主意,她看向黄芪。
“芪娘,你觉得呢?”
黄芪刚刚就已经想好了,这会儿见黄老太太问她拿主意,于是就说:“奶,黄婶,咱们可以试试,等过一段时间发现不行了再说。”
黄婶点了点头:“我都听姑娘的。”
她对做生意一窍不通,她就只会些灶上的家常手艺。当初要不是姑娘,她也想不到出来卖包子。
说定了之后,黄芪又多洗了些大葱,黄婶也多准备了一块肉。
等准备好她们今天吃的饺子馅后,黄芪跟黄婶又准备了一些馅,备着卖。
面倒是不用准备,她们有。
几人说说笑笑间,很快就把午饭时要吃的饺子准备好了,准备试卖的饺子馅也准备了出来。
“奶,下饺子吗?”黄芪起身出门看了看天色,回来说道。
可怜她一个根正苗红长在红旗下的新世纪接班人,从一个连十二个时辰都分不清的人,到现在已经勉强会算时辰了!
谁见过大明王朝凌晨四点的太阳?
她!黄芪芪见过!
她黄芪芪还见过一更的夕阳,听过三更的梆子声、五更的鸡叫!
黄老太太起身拍了拍身上绣着黄记包子铺几个字的围裙,把围裙上沾的面粉拍掉。
“我这就去。”说完,起身就端着一饺子拍的饺子去了灶房。
黄芪说句“我去前边铺子看看”也端了一拍子饺子离开了倒座房。
一饺子拍不够一家人吃的。
路过灶房的时候,看了一下灶上余下的包子,黄芪跟黄老爷子夫妇打了声招呼,把饺子放下就离开了。
走到隔断间的时候,黄琏正在温习默诵以前的功课,耀哥拿着一本书在默读,柏哥儿则是拿着他的宝贝沙盘在习字。
看到黄芪进来,黄琏停止默诵,招呼道:“芪娘忙完了?”
听到黄琏的话,柏哥儿跟耀哥也同时抬起头来看向黄芪,柏哥儿叫了一声姐姐。
“一会儿饺子就好了,奶正在下锅煮饺子。”黄芪点了点头,摸了摸柏哥儿的头后继续道:“我去外边看看,替换一下黄伯。”
黄芪说完就从三人跟墙之间大约一人宽的间隙穿了过去。
一进去黄芪就道:“黄伯,这里我来看着,你去后边休息一下。”
“哎,姑娘,我去去就回。”黄伯也没有客气。
几乎一上午,他都没有去过后边了,他想去后边看看。
铺子里此时坐着几个不忙的本地百姓,都是熟客。黄芪跟人聊了会儿天,听了些东家长西家短。
她一直以为闲磕牙都是广大妇女同胞们喜欢——年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