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节 缘起缘灭缘寂空(2 / 3)

加入书签

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此三界是处于生死流转中的有情众生生存的场所,是沉溺于生死轮回的迷妄众生的生存之处,故又称为苦界,或苦海。

而六道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三界和六道所指的范围其实是相同的,三界是按照境界的不同来区分的,而六道是按照众生种类或者说叫业力或者叫果报的不同区分的。

比如欲界就包括了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和天道中的一部分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而色界和无色界都在天道。

佛教对于世界的看法,除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论述外,还可以概括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大类。所谓有情世间,指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按佛教所说是由业力招感,五蕴和合而成的有情生命个体。佛教的有情众生,除了人类之外,还包括畜生、饿鬼以及诸天界。所谓器世间,则指有情众生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包括山河大地,草木稼禾,国土宫室等等。”

圣母听黑圣女艺说得头头是道,不禁微微颔首,出声指点道:“说得好,正是如此!不过这六道之中,亦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但阿修罗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

“而在神话大陆之中,其实暗藏天地造化玄机,亦有和佛教中轮回相似之处。通过轮回进的因果轮回,这天道、人道和修罗道,都可转生去大陆三界之中的‘天元界’;而人道和畜生道,都可转生去三界中的‘地灵界’;而饿鬼道和地狱道,亦可转生去三界中的‘异魂界’。而这天元界对后世轮回有诸多优势,比如若有机缘巧合,便可借助这紫微天都最东边的‘轮回台’,觉醒前世记忆,证得生死大道。

“这六道轮回之说,看来你已然了解,然而这‘三千大千世界’,你却并未回答,试问是否知晓?”

黑圣女艺听了,诚惶诚恐,连忙应道:“徒儿略有所知,但知之不详,颇有困惑,所以不敢无知妄言。这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何深义,弟子的确不知,还请师尊明示!”

听到这里,圣母周身光影更盛,只听她继续说道:

“三千大千世界正是佛教的宇宙观。

佛教说: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禅天,为一‘小世界’;

一千个小世界覆一二禅天,为一‘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覆一三禅天,为一‘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覆一四禅天,为一‘大千世界’。

因大千世界数量众多,有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佛教解说世界的架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以及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

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而‘光年’正是由‘日月所照’,以光照来丈量距离的一种很自然的距离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意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是由时间和光速相乘计算而得。

经云:‘菩萨于佛智当于何求?’

曰:‘当于五明处求’。

五明处即内明处、因明处、医方明处、声明处和工巧明处。亦即佛教圣地印度之古代科学:内──即哲学;因──即论理;医方──即医药生理;工巧──即艺术;声──即语言文字。换言之,菩萨于佛智当于何求,即应‘科学’中求也。

佛将‘一个日月所照’,称为一个世界,其实极为准确的表达了科学的概念即后世人类现代科学所指的行星系-恒星(日)与围绕其运行的行星(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