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被清盘的基金经理(1 / 2)

加入书签

钟石也很惊讶,这里可是芝加哥的中心商业区,楼下就能看见一排排停放整齐的游艇和帆船,而且这栋大厦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寓楼,里面住着的大都是在市中心上班的人群。

七十五万美元,一平米两千五百美元,在九十年代初可是大数目,但是对于钟石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他看着眼前白人的反应,再仔细一想就反应过来,七十五万美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用百元的大钞,也得装一大旅行包,现在可找不到地方去提这么多的现金。

这也是钟石在内地生活得久了,口袋中随时要装些现金备急,这才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在美国,最常见的支付方式是支票。

虽然美国的房子都是永久的产权,但是每年都要支付一笔费用,这笔费用就是房产税,在芝加哥市中心这种地方,房产税甚至高达每年两个百分点。

“支票?现在就开?”当着房产经纪和琳达的面,钟石有点不耐烦地说道。他也可以去更北面的富人区买别墅(house),但是一来空间太大,他一个人住实在是浪费,第二是他只在这里住上四年,等到97年的时候就回到香港,这段时间除了要缴纳房产税外,还要请工人清理草坪、泳池等,又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综合再三,他还是决定找个公寓比较方便。

旁边的房产经纪欣喜若狂,连忙拿出合同,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这一笔交易他能得到的佣金可不在少数。而汇丰银行的那位代表琳达也没有说什么,她也很清楚这个价位已经足够便宜了。

在开出一张七十五万美元的汇丰银行的支票后,这套房子就正式归到钟石的名下了。

“既然已经成交了,我能问问您的身份吗?”中年白人男子收起支票,换上一副笑脸。他的确很想知道,眼前这位少年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会这么豪爽大方。

他的话顿时引起了另外两人的兴趣,他们也很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莫非他是亚洲某个富商的儿子,来到美国镀金。琳达心细,她很快就想到,私人银行可是针对那些富商本人,虽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照顾他们的后代,但是绝对不会像是从香港总部发过来的那样吩咐,按照最高级标准进行对待。

“呵呵,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新生,在资本市场上赚了一些小钱罢了。”钟石打了个哈哈,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白人男子脸sè一阵青红,他自然能听出钟石话中的敷衍之意,不过他仍然不死心,试探着继续问:“资本市场?既然这样,那咱们还是同行了,可以和我说说吗?”

对于这种接二连三的打探别人隐私的谈话,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无礼了,不过钟石明白好奇心人人都有,他也不介意透露一点消息:“其实没什么,只是偶尔在市场上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期权,后来执行后赚了一些罢了。”

“期权?”白人男子的脸上露出复杂的神sè,沉默了半天这才悠悠地说道:“期权是个好东西啊,特别是股票期权!”

“哦?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吗?”钟石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随着他的话头问下去。

“在87年的时候,我在CBOE买入了不少优质股的看跌期权,就在那个黑sè星期一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此之后就迷上了这个交易品种。”一说到往事,中年白人男子的脸上就流露出自豪的神sè,“进过那一次之后,我和朋友们发起了一支专门投资股票期权的基金,通过事件驱动盈利,后来rì本股市暴跌,我的基金因为买了大批的沽空的期指期权,那一年的盈利甚至达到了八十个百分点,那个时候有多少投资人拿着支票哀求我们帮他们打理资金……”

说到这里,中年白人的脸上露出一副神往的表情,可接下来的话就让人倍感意外了。

“可惜好景不长。在去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当中,我们因为错押了英镑,在外汇期权市场上损失了一大笔。不过我们随后调整了策略,大笔做空法国法郎,可更为意外的是,法国法郎在这么多外汇基金的攻击下竟然没有被击垮,使得我们在外汇期权上损失了一大笔的期权费,基金的净值和管理规模大幅缩水,投资人争先恐后地赎回他们的份额,现在基金已经到了不得不关闭的地步。要不是我不想在期权市场上继续下去了,恐怕也不会出售这间公寓。”

听完中年白人男子的话,钟石心中一阵唏嘘感慨。他很清楚,外汇投资绝对不是一般的基金和机构能够参与的,否则连支付杠杆的利息都不够。

就拿这位中年男子所说的外汇期权来说吧,一笔标的百万美元的外汇美式期权的期权费因为无法定价,一般都是按照标的金额的比例列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可能成千上万,而一旦预期的汇率没有达到,这笔钱就会凭空消失。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是汇率朝着预期方向波动,但是没有达到收回期权费的地步,也还是个亏损的局面,只是不会沦落到全部损失的地步。

举个例子,中年白人男子在市场上买入总共标的金额为五千万美元的英镑买入期权,汇率定在1英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