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垂帘(1 / 2)

加入书签

媒体问答的环节,也就是官方通称的答记者问环节,涉及到剧组的所有主创。

每个人的回答,都会影响媒体对剧组的感官,所以这个环节很考验剧组的整体水平,很是符合木桶理论,只要一个关节出现短板,就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

所以在开机之前,仅仅是关于这个环节的会议,就开了两天,其中针对各个部门,进行了各种假设,比如,《大宅门》是历史剧,那么就涉及到演员服装符不符合那个时代,就会有媒体记者问,剧组如何在现实和艺术间找到平衡点,然后进行取舍,既保证服装能够还原历史,又具有观赏性?

如果不做好充足的功课,这样专业的问题便很难回答。当然还会有刁钻的记者问,那个时代的着装和其它朝代有何不同,甚至会问及关于历史上服装演变的问题,如果回答不能让记者满意,剧组的诚意就会遭到质疑,而直接后果,便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负面新闻多的让你见光死。

其实剧组中,最为轻松的还是要数郭保昌,毕竟他是老油条,不止一次面对媒体了,而且他对电视剧了若指掌,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得倒他。

但剧组几个新晋的主创,则是紧张的偷偷流汗,眼神不住的往郭保昌那边瞟,试图找到一些自信。

不过不管他们的心情如何,这个环节已经开始了。

“请问郭导,您这部电视剧拍的是什么年代的戏份,能给大家大致讲一下剧情么?”

对于这种脑残问题,郭保昌只想说:“越多越好。”很明显,第一个发问的记者是韩山平那边的人,而且是郭保昌的老朋友,共和国日报的资深记者。对方这么问,倒不是水平不行,而是想给大家开头定个调子,意思很明显,老子共和国日报的记者都得守规矩,你们这帮家伙看着办吧。

郭保昌很是轻松惬意的回答完了第一个问题,接着有第二个记者问及电视剧的演员阵容,这也是张口就来的问题,没什么难度。

不过俗话说事不过三,终于有记者发难了,问郭保昌:“郭导,之前‘大宅门’因为剧组权力分割不均问题,导致您和投资方一拍两散,这一次开机,又一拖再拖,难道旧疾复发么?”

很多人脸都黑了,这家伙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郭保昌却是笑道:“这次之所以推迟开机时间,是因为剧组对电视剧风格进行了全新的调整,这种新的风格将会给电视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期望能拍出优秀作品的电影人,我为什么不推迟开机时间呢?”

“那您的意思是,终于突破了眼前的瓶颈,您的作品和导演水平都迈入一个新的高度了么?”

记者的问题,又让郭保昌脸上充满了自信,他道:“我的导演水平,经过这一次的试炼,终于有所突破了,不过新风格的提出……”

不过他的话被另一个记者打断了,另一个记者指着机器和剪刀手,大声问道:“侯老师,请问剧组要采用新的设备么?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侯涌哈哈一笑道:“没错,这款机器是索尼公司最新的产品,能够以高清格式拍摄……,嗯。我们这部电视剧,将会是大陆第一部采用高清格式拍摄的电视剧,哈哈……”

随着侯涌自信的笑声,众位记者忍不住低呼,这《大宅门》,真是有备而来啊,仅仅是国内首部采用高清格式拍摄的电视剧,就足以成为最好的宣传噱头了。

不过侯涌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同时我们剧组将采用最新研制的摄影器材剪刀手,最大限度的解放机器,脱离轨道车,并且实现遥控控制机器开关机……”

侯涌的话带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一个个重磅消息砸的直让人眼晕,侯涌提出的每一项新技术,都可以称为观念性的转变,足以影响摄影圈不小的变动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屡出新意?

而这样的团队,又将拍出什么样的电视剧?

众人对这个团队,对《大宅门》充满了无限期待。

侯涌的一连串问题,不仅转移了郭保昌的注意力,同时将今日的开机发布会推向了高潮,媒体记者们,此时已经将机器和剪刀手围在了中间,耐心的听侯涌解释每一个部件的名称,以及它们的每一个作用。

当主持人宣布进行下一轮提问时,大家才意犹未尽的回到座位,目光仍旧看着台上那个闪闪发光的机器,恨不得再上去摸一把占一下便宜或者干脆扛回家算了。

接下来,媒体的目光投向了剧组其他主创,虽然记者们此时很是放松,但剧组的工作人员则是绷紧了神经,保不齐谁说漏了一句,就前功尽弃了。

郭保昌和侯涌鼓励又带着担忧的目光,看着诸位主创,现在可是那些和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媒体发力的时候了,想来各种刁钻的问题会纷至沓来吧?

此时也有偏向郭保昌一边的媒体,想着先头发问定下调子,但已然被人抢了先。

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记者站起来,接过了话筒。

这时侯涌对郭保昌道:“这是江浙日报的记者,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