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彼汝娘之(1 / 2)

加入书签

既知王政的用意,哪怕不明所以,大军进发的步伐也再次减缓。

甚至连行军的路线,他们也选择了绕过赵县的中心区域,也就是士族大户们聚集的地方,多走了许多路。

一路上也遇见了好几支朝着县衙赶去的富户队伍,对方慌不择路与天军迎面碰上,在王政的授意之下,天军也只是稍作动作吓唬一番,并未真正拦住。

等王政大军浩浩荡荡杀到县衙时,大门已是紧紧关闭,隐隐传来兵甲撞击之声。

此时里面早已是严阵以待。

士兵家丁们或是移动石块,或是攀树登枝,更多的则是爬上了围墙,所有人纷纷登上高处竖弓搭箭。

攻守双方,真正形成了双峰对峙。

若非那几十张人脸上的惊慌难掩,人少的守方此时居高临下,气势倒真不弱。

粗略一扫,王政微微颔首。

单看这些弓箭手数量已过半百,自己给了这许久时间,差不多人都应该已聚集于此。

贼寇作乱进城,尤其是黄巾贼寇这般声名在外的贼寇,当年便遭过灾的赵县大户们心知肚明,他们必然是第一批要被清算的。

破家之祸不说,更有灭顶之灾。

自家的高门大院是无法阻止这些贼寇的,对此心知肚明的大户们,报团取暖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县君或许只想请他们出些家丁护卫增强县衙的防卫能力,但这些和其家眷也必然会蜂拥而至。

“令人通知高盛,让他安排乡亲们进城。”

王政指了指县衙,转头示意徐方:“他们已经挪空屋子扫榻相迎了。”

徐方凑趣道:“将军,那这份大人情咱们必不能推辞。”

四目相对,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此时。

县衙内院的几家仆人们临时搭好了一处简易高台,县君崔腋和赵县左氏族长左晋也小心地唛足而上。

他们寻了掩体露头,想要观察外面的情况。

心中还抱着万一的侥幸。

两人都或是亲睹或是耳闻,又身处青州,乍听几千黄巾贼寇进城时固然心生慌乱,等到平心静思之后,却都觉并非死局。

黄巾贼而已。

向来聚众甚速,这也是这群贼寇的唯一优点了,随便都能聚集个上万乱民。

其他都是缺点了。

纪律混乱,装备简陋,战力极差,野战一击即溃,攻坚更是既无手段也缺器械。

一言以蔽之,芥藓之疾耳。

面对这样的敌人,倚靠县衙防卫,只要指挥得当,崔腋有信心足可抵挡贼寇一段时间的攻势,给自己寻得机会发信求援。

赵县临近的几处县城,本都在城外不远驻扎军营,既然对方只有这些人数,那证明州牧虎威犹在,其他青州军营并没有随之响应。

何况最近州牧在攻徐州,赵县本就在其中一条后勤运输的道上,随时都会有曹军发现不妥,便会立刻驰援。

大军一至,这群降而复叛的的贼人顷刻将被剿灭。

更令崔腋喜出望外的,便是县内十几家十几家豪族尽聚县衙来,不仅凑出了二百多私人部曲不说,更是带来了过百的装备盔甲。

甚至足有五十张强弓劲弩。

竟比自家县的武备库还多?如今我大汉民间豪族的势力已这般惊人了吗?

这令县君崔腋暗自骇然,甚至不敢深思。

只是值此危难之际,这却是难得的好消息,令崔腋生出了坚守的希望。

畏惧之心渐去,反倒生出了立功的热切。

两年前,与崔腋同为文人儒者的泰山太守应劭,同样无甚行军作战的经验,便曾在面对青州黄巾时创造过骄人战绩。

仅凭三万人据城相抗,力拒数十万的黄巾贼人,令其最后无奈退却。

应仲远做得,吾亦做得!

崔腋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用三百人拒几千贼众,未必事不可为。

只是当他和左晋真正亲眼看到对面的贼寇时,这等妄想瞬间粉碎。

望着眼前的这支队伍,明明有几个年长者似乎就曾是县内人,左晋依旧觉得无比陌生。

他有些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语。

“这是..青州军?”

此刻第一支抵达县衙的队伍,自然是天罡军。

武备库虽已到手,这五百人却还没有换装,除了王政徐方,大都还是衣衫褴褛破烂不堪。

只是破烂的外衫更遮掩不住浑身的肌肉,人人身材健壮,面上更带着剽悍杀气,完全不像左晋记忆中那些人人面黄肌肉的黄巾军。

而崔腋更诧异却不是单人的不同,而是整体的蜕变。

那整齐有序的队列,笔直挺拔的站姿。令人一看便觉英姿赳赳,竟是一派强军之像。

越是细看愈发惊骇,此刻崔腋已是面沉如水,视线来回扫掠,始终默然,突然惊疑一声,指着队伍左侧喊道:

“左公,这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