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四世三公(1 / 2)
袁绍将沮授赶回邺城,就是让他负责追杀田丰。
如果不带回田丰的人头,那么沮授这辈子都不要想好过。
可谁知道沮授就算现在已经到了邺城,可他的心思还是在官渡这边。
听说官渡出现了问题,沮授立刻就给来了书信。
袁绍打开书信一看,这一下又受到了刺激。
原来在沮授的书信之中,他是重点提醒了一下袁绍。
无论如何,一定要将乌巢保护好。
乌巢可是袁绍这次出征最为关键的地方。
别看袁绍这边兵力众多,可若是失去了粮草,再加上久站无功,肯定会士气大减。
到时候曹操派出部队反攻,那么袁绍一定会大败而归。
因为这次袁绍将沮授赶回了邺城,所以沮授的语气也变得十分直白。
对于袁绍这个主公,沮授可是十分纠结的。
袁绍再怎么说,也算是末汉王朝之中的王公贵族。
袁绍所在的袁家,在汉朝有着四世三公的说法。
四世三公,就是四代人,在汉朝都能做到三公的位置。
而三公,则是类似于丞相这种高官。
属于整个汉朝最为核心的权利机关。
由此可见,袁绍的出身有多么尊贵。
可是现在的袁绍,却成了一个彻彻底底失败的人。
袁绍后悔不已,本来他应该在得知乌巢的事情之后,第一时间就应该赶快派人跟曹操决一死战的。
毕竟从官渡赶回乌巢,恐怕乌巢那里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这个计策还是沮授离开之前就跟他提过的。
可是因为沮授跟田丰关系很好。
袁绍根本没有在意沮授的话。
在加上沮授田丰二人一直就不受袁绍的重视,自然不会听进去。
这下彻底失败之后,对袁绍的打击可想而知有多大。
袁绍这一众几千人,仓皇逃跑,很快就来到了太行山下。
此时的太行山,已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原来这山上只有几个小村庄而已。
可是现在却是盖起了许多的瓦房。
这全部都是曹子建所设计的房子。
利用红土的粘性,所建造出来的简易便屋。
而且这个屋子建造起来十分简单,只用一两周的时间,就能造出一间能够容纳十几人的军屋。
在曹子建的安排,这些屋子一间间的建好。
然后曹子建现在手底下的士兵,全部都住了进去。
乌巢那里的士兵一共投降了五千人。
再加上原来所收服的士兵,曹子建这里的人数一下子达到了万人。
虽然人数变多了,可是曹子建的压力一下子也变得很大。
无奈之下,曹子建只好将这些人全部都安排到了太行山上。
只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在太行山附近,还安排了大约一千人的探子。
这些探子探知着太行山下的情况,一有什么异常情况,就立刻赶回曹子建这边汇报。
曹子建现在忙的是不可开交。
这么多人,想要全部都安排妥当,简直是在为难他。
好在虽然关羽也并不是十分熟练,但是田丰却是个中高手。
在田丰的帮助下,曹子建将这些人的编制都全部打乱,将自己原来的三千多人,都混入了其中。
让这三千人监视着投降的士兵,自然也不用担心什么。
等到曹子建对这些降卒问清楚时候,就明白田丰跟他的安排有些多此一举了。
这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曹子建这边伙食好啊。
本来他们这些降卒,在军中都是属于地位低下的人。
就算加入到了曹子建的手下,每日的伙食还有待遇,恐怕都会减少到最低。
可曹子建根本不在乎这个,每日都是跟自己原来的三千士兵一样的伙食。
所以看到这一幕,这些降卒如何能够不感动呢?
虽然这样的话,一天的功夫,曹子建这边就要消耗将近百石粮食。
但是加上曹子建这边原来准备的,曹子建手头有着将近八千石粮食。
就算一天消耗一百,也能够坚持三个月之久。
曹子建可根本不在乎这些粮食,现在水稻已经培育成功。
只要用这些粮食,每年足足能够收成三季。
每季都是原来的一倍半。
这样的话,只要这粮食源源不断的种下去,那么曹子建这边永远不会缺少军粮。
曹子建这边缺少的,永远只不过是人口罢了。
为了让这些水稻能够尽快生长好。
曹子建可是将这些士兵都派去做了农耕。
曹子建花了整整半月,才将太行山上的事情都安排好。
正当曹子建想要安心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