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背把秦琴离开家(1 / 1)

加入书签

每当听到父母那些年的事,艾华就有种強烈的自豪感,觉得生在这样的家庭,多么荣耀。 而此时,他脑里又变换了镜头。 某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寂静无声。昏暗的油灯下,父亲跟母亲说: “咱那老三快十九了,一直在家也不是长话。昨天公社通知说,不符合留城政策的全部下放,给咱家老三也报个名吧?”

母亲说:“中,他在家成天钻书本,我一见就生气。应该响应号召让他去农村。”

第二天,他们把艾华叫到身边说:“给你报名下放,到农村去好么?”

艾华说:“下放也行,不知道这一批下到哪里呢”?

父亲说:“不知道,看通知吧。”

艾华想,艾成哥的“三八西”林场,几百号年青人在一起,红火热闹,自己若下放到那里该有多好。

一个星期后,父亲告诉艾华,接到了公社电话,说是县里安排的,让你到古渡岸公社报到。

艾华问:“为啥去那儿呢?不能去‘三八西’吗?”

父亲说:“公社下山下乡工作办公室的干部说,‘知青下放是这样安排的:中央和直辖市的知青由国家统一安排地点,一般是离家较远的地方;省辖市的安排在本市以外本省以内;地区级城市安排在本区内;县城的一般就下在本县。今年咱公社够条件的孩子不集中安置,全部去农村插队,你儿子就到松树沟吧’。”

艾华问:“听说您过去的同事胡老师的儿子下放到咱们雾集屯队了呢。”

父亲想了想,说:“我忘了,公社的同志提过,也可自己选择下放点,只要当地能接收就行。那胡老师在咱雾集屯有亲戚,所以他的孩子就插队到这儿了。”

艾华觉得,自己既然不能去热闹的“三八西”,但也不想下在自己的老家雾集屯,还是离家远一点好,至少新鲜些。

4月20号,艾华带着母亲准备好的被褥和简单用品,正准备出门,忽然想起什么,走进卧室,从墙上取下那把小秦琴(一种有两根弦丝的乐器),背在身上,乘火车赶到古渡岸。

进了公社大门,只见有辆人力架子车停在院子里。一个青年农民坐在车板上,正抽烟。

负责知青工作的干部对申艾华说:“我们把你安排到松树沟插队,他们已派人来接你了。” 然后,他走出办公室,把艾华领到青年那儿,说:“这就是到你们队去的知青,叫申艾华,你带他走吧!”

农民热情地将艾华携带的物品放到车上,用绳索捆牢,艾华背着那把秦琴。

沿着一条沙土大路,他们向西而去。

艾华对这位青年的第一印象是,他有着一双圆且明亮的眼睛。

农民很健谈,一路上,与艾华不停地聊东聊西。

“我叫孙有青,队里的人都称我‘圆眼’。哈哈!圆眼就圆眼,比小眼强。后来有人叫我‘有情’,谁没情呢?管人家怎么叫,也不少我一根毫毛。是吧?”

“圆眼”总是乐呵呵的,想到哪就说哪。

他告诉艾华,其它10来位知青已经全部到队了。什么周红霞、刘大树、石家俊、江留东等等,更多知青姓名“圆眼”说他也不知道。

他还在不停地说这说那的。但一路上,艾华最关心的是松树沟那个生产小队环境是什么样子。便问“圆眼” “你们那个地方美么?”

“圆眼”反问:“你说的美是什么样的?”

艾华说:“我想你们队有迷人的水,秀丽山。”

“圆眼”心想,这个知青还真有意思,便嘻嘻哈哈地笑着继续反问:

“那具体说说,你想象中的我们生产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艾华想了想,他这话问的对,总得具体些嘛,但脑里都是些梦般的模糊图景,难以表达出来,只好用古人现成的话了。便说: “我想嘛,你那个生产队,最好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他一古脑地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几句诵背出来。

“圆眼”听了这不明不白的话,半晌不吭气了。心想,早听说这知青是教师的儿子,今天还带着把什么乐器来,说话文皱皱的,以后怎么在队里干活?看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真有必要。”

话不投机半句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