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他缺少一个三藏圣佛这样的结拜兄弟;你们一起上吧(1 / 3)

加入书签

如果两洲之间当真起了什么争端,纵然是普贤菩萨说了不会袖手旁观,但他究竟要站在哪一方,恐怕还真不好说。

这对于普贤菩萨来说,也必定是个艰难的选择。

因为他一向不善此道。

佛门三大士之中,负责「理论」的文殊菩萨,负责「宣传」的是观音菩萨而普贤菩萨则是负责「实践」。

三大士分工明确且配合默契,故而普贤菩萨活儿一向不用动什么脑筋。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普贤菩萨已经是提前感受到了为难之处,不过他并不打算对此视而不见,等略有闲暇的时候,可向观音菩萨请教一二,听听她可有什么见解。

李世民想要证道人王的事情,在三界之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东洲与西洲的各大势力,对于此事也都有所耳闻。

只是他们大多不像是北俱芦洲小妖们,宛若惊弓之鸟,慌乱不堪。

甚至东洲此前压根没把大唐当回事儿,毕竟他们一向自诩「仙境」,对于南洲那边儿的凡人,也实在是看不上眼,也不认为对方能够翻起什么浪花来。

就算是当年的三皇五帝,也只是在南洲称霸,尚且不敢染指东洲他李世民凭什么?

东洲面对南洲之傲,早就根深蒂固,尤其是他们对南洲的固有印象,轻易也难以改变。

反而是西洲,一些小国家巴不得大唐赶紧进来因为提前搭上了大唐这一趟顺风车的几个国家,那可是吃够了红利。

尤其是宝象、乌鸡与车迟三国。

原本的三位国主还在世的时候,其实他们还能勉强维持与大唐名义上同盟国的关系,毕竟他们三国的国主都是同三藏圣佛交好的,在三藏圣佛当年西行的时候,都想要同三藏圣佛结成兄弟,且将一半的江山的送给三藏圣佛

奈何三藏圣佛已经是大唐天子李世民的结拜兄弟,且一心要去西天取经实在是留不下。

但也正因为有这样一段香火情在,李世民对于此三国的态度,也都一向和善双方之间的文化经纪交流,基本就没有断过,大唐驿站能够开遍西洲,也是他们三国鼎立支持才能顺利建设起来。

当然,大唐驿站的存在,也是一件能够让双方都互惠互利的事情,他们也没道理不支持。

但三位国主先后驾崩之后,这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乌鸡国的太子还算是有些能为,但他们国中不拜仙佛,其实在这等仙佛横行的世界之中,就注定了处处充满限制宝象国与车迟国就有些青黄不接了,不过前者有宝相国寺,后者有三清殿,情况倒也不算太过危急。

而且此三国之间,相互之间也结成了盟约而后在得知大唐天子李世民成功度过天子死劫之事后,三国经过商议之后,便干脆拜大唐为宗主国,归附于大唐之下未来无疑将会是「征伐」西洲的桥头堡。

此三国放眼整个西洲其实并不算大,除了车迟国的疆域要更大一些,宝象国与乌鸡国的疆域,其实也就等同于大唐的一道之地。

西洲大的很,即便是当年的三藏圣佛从东走到西,其实至少还有三分之二的国家没有去到。

西洲那边儿不同于南洲,没有始皇帝的这样的狠人,他们那边儿的君王对于大一统,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执念。

甚至许多小国家,就只是占领了一个城池而已,能够在辐射到的领土范围,也非常有限。

大概说起来,西洲的大环境,更像是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诸侯并列崛起但因为灵山佛门的存在,他们并没有进入到相互吞并征伐的环节之中,而是勉强维持现状。

不过随着大唐文化深入传播,也在

一定程度上唤醒了西洲人族的意志只是佛门灵山过于强大,还不是他们这些小国能够忤逆的。

别说是西周的小国了,便是西洲第一大国天竺又如何?

也或许他们就在灵山脚下的缘故,但凡是对佛门有所不敬,便会招来报应。

当年他们的国主离奇失踪,虽然是奎刚法祖暗中出手,但跟灵山佛门袖手旁观,故意放任也不无关系。

佛门灵山在西洲的地位那是至高无上的,如果连灵山脚下的天竺都敢对其「不敬」,且没有报应的话,那灵山在西洲还有什么威严可言?

这件事情是决不能容忍的。

整个天竺之中,其实也就是那天竺国主不想天竺再受到佛门的掌控,似朝中的太子,国中的大臣们,其实都是亲善于佛门的。

他们也更加希望佛门能够在民间兴盛,而不是希望儒学在民间为百姓开启民智。

当然,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说他们是错的,只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以及自身眼光的局限性,让他们下意识的要为自己的利益做考虑。

而天竺国主,则是不想自己的国民好似被豢养一般的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生,想要带领自己的子民真正崛起但理想的丰满,终究是抵不过现实的骨感。

或者说,他缺少一个三藏圣佛这样的结拜兄弟。

其实李世民要干的事情,比当年的天竺国主过分多了,但三界各大势力之所以能够容忍,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对此事推波助澜,那无疑是因为三藏圣佛的存在。

若非是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