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城裂墙崩,长生疑问(6k)(1 / 4)
借着沙尘和土丘的遮掩,三千精锐除了留出一队人散开监视敌人的动向外,其余士卒立刻分成了三个部份,分别用来操控发动先前提到的那三类作战工具。
所谓“纵火飞鸢”,在过去尚未被改良前通常被为“神火飞鸦”,正常历史上应该在明代发明出来,但于此界,却是东晋末年就由边荒集中的姬别批量装配生产应用的火器,在对付以慕容垂为首的燕人时大放光彩。
这是一种用竹篾编成的火器,外形如乌鸦,以棉纸封牢,内装火药和狼毒、砒霜等十多种药料,前后装上头尾和翅膀,加强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和持续力,如鸟儿翔空,鸦身下面斜装着四枝起飞的火箭,成为起飞的强大动力,足令火器飞行百余丈。
到达目标时,飞鸦内的火药爆发,不单令目标物着火焚烧,更释放出以砒霜为主的毒气,可使敌人中毒昏迷,且烟雾弥漫,遮挡敌人视线,非常有效。
目前江南一带的沙家,也同样精通此类火器的技术,且以高价售卖,后来得到了研究院的改造升级,开发出了多个形制功能各异的版本,为区别沙家现下仍有大量库存的原版,统称之为“纵火飞鸢”。
纵火飞鸢跟原版飞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在翅膀上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令其可借助火药燃烧之力快速振动,滞空时间与飞行距离也因此得到了成倍的提升,且多个类型间有着彼此配合的效果。
在接到上级校尉展开突袭的命令后,超过半数人迅速在随行的推车中取出了一只只三尺长短的木鸢,将其放置在特制的起飞支架上,然后用火折子逐一点燃了这些木鸢尾部尺许长的引信。
“飕!”
刹那间,成百上千只纵火飞鸢纷纷从支架上冲天而起,横过夜空,向着远方白色的统万城处振翼飞翔而去,烟火留下的痕迹轨道蔚为奇观,灿烂夺目。
虽在最初因特制支架轨道的引导作用,飞鸢的航迹呈现出一条笔直的射线,但随着它们越飞越高,在夜风的吹拂下也显得愈来愈散,看上去似乎会有飞偏失去准点的趋势。
然后,在这一大群飞鸢之中,突然有几只倏然爆射出了更加猛烈的火花,迅速出列赶到了整个队伍的前头,于翅膀尖端产生了向前的尾涡气流,令后方的飞鸢均可以受益省力,很快自动排成了“人”字形类似于雁群的形状。
靠着这几只设定好的飞鸢加速消耗燃料,以大约百只飞鸢为一组,每个“雁行阵”排开了五十丈左右的距离,形成了一幅宛如烈火巨翼划过夜空般的别样图案,场面十分壮观。
虽没有预料到远征军的突袭,且因环境恶劣的缘故,熬夜守城的突厥兵卒数量并不多,但远望着火光映空的这一幕,立即便有数十个望台上的哨卫吹响指定的号角,传出了相关的消息,令整座统万城的狼军进入了苏醒的倒计时。
然而,根本等不到突厥人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只不过十几个呼吸的时间,上千火鸢已然进入到了统万城上方的空域,紧接着又有数十只特殊的飞鸢骤然亮起了刺眼的强光,达到了使人睁目如盲的程度。
在这些飞鸢通过燃烧活泼金属得到的强光照射下,刚惊醒得到敌军来袭消息、持兵带箭正准备各营地空旷处集合的大量突厥人,立即被闪光刺激得看不清正常的事物,相当一部分陷入了混乱之中。
下一瞬,另有百十只稍显沉重的飞鸢猛然自爆炸成了碎片,释发出了大量刺激型的气体与扩散开来的助燃剂颗粒,让慌乱不已的突厥兵怀疑敌人投放了毒雾类的东西,连忙在看不清的状态下又强行屏住呼吸,不禁生出了惊慌失措的感觉。
可实际上,“神火飞鸦”原有释放毒雾的能力,效果并不怎么样,对人只有短暂的影响,令敌人不得不闭气急退,且一阵子便会被吹散,在空旷场地上根本毒不死任何人,主要起到削弱敌人状态的作用,必须配合投石劲箭等重杀伤力的远程武器。
真正高效威力十足的毒气,应该是昔年弥勒教“万年迷”、后秦姚兴从龟兹人处得到的“盗日疯”,金庸世界西夏的“悲酥清风”那种,但造价或产量均不甚理想,且只能覆盖住一小块的地域。
因此,现在它们则被改成了纯制造恐慌、起效浓度低出许多的无毒气体,更专注于另外一种助燃的方向,而非分出部分原料占据的空间,用于此类低成效的攻击上。
待到助燃气体、颗粒扩散开来,占据绝大多数的普通纵火飞鸢也开始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它们的翅膀被内置机括驱动上翻弯折起来,使其以难以捉摸的轨迹盘旋运动着;
嘴部则连珠般不断喷发地射出高温炽热的火星,完全是乱窜乱撞的盲目四射,令它们笼罩的区域尽可能扩大,且不漏过任何一个能被点燃的物件。
这种四处飞溅的火星,乃是黏稠的火油液滴,可以粘附在建筑物、各类杂物,甚至人穿的衣物上,在其表面持续燃烧,虽每只飞鸢仅携带了几升的量,但对易燃目标的杀伤性却强到了极点。
一时间,统万城的上空和城内房屋、营帐外的空间,全填满了一道道五光十色的烟花火焰,火芒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