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登基大典求订阅(1 / 2)
就这十几天的功夫,前来晋阳的使团,他们接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互相之间也有所交流。不过登基大典什么情况,大家都抓瞎。
据说不在城里,而是在城外进行,那片区域被军事管制,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晋阳有宫殿,这段时间也修缮过,作为行宫没问题,不过作为可以办公的皇宫还是寒酸了一些。刘韬索性把皇宫作为办公的地方,现在的宅子才作为居住的地方。
这样肯定于礼不合,只是就目前宫殿的情况,大家也只能先将就一下。
宫殿都这样,更别说要举办阅兵式需要的广场,根本没有合适的地方,也不好乱拆乱建,只能选择在城外进行。否则,也没必要年后才举办登基大典。
其实一开始荀彧还是反对的,临时场地不够庄重,同时也会让大典显得简陋。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阅兵仪式,特意那么搞,还浪费的人力和财力。
“别总说什么礼法礼法的!”刘韬最后怼了回去,“这次过来参加大典的,有我们的朋友,但同样有更多觊觎我们的敌人。和敌人根本没办法谈礼法,只有展现我们的武力,才能让我们的敌人感到忌惮,然后端正与我们相处的态度!”
其实他很想吐槽,耗费的人力和财力,才是荀彧最在意的吧?
“只是如此一来,他们太害怕我们的话,估计会合纵连横起来的。”荀彧苦口婆心的说道,当年先秦就是太强,以至于六国不得不多次联合讨伐。
“我们不是先秦,一群榆木疙瘩,不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再说现在华夏的情况,和七国并立时期也不同。先秦的经历,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定律。”刘韬提醒道。
现在各藩王,不少都是下面的人拥立的。这个情况下,等得了的,就会等这些王称帝,然后再玩禅让,让自己名正言顺一些。等不了的,便直接篡位,建立新的政权,然后再收复那些不听话的臣子。
简单来说,未来几年,扣除他这边的各州,估计都会乱起来。这就给了他足够休养生息的时间,甚至可以趁机,把益州打下来也说不定。
“我们不仅仅要威慑外面的藩王……”刘韬随即耐心的解释道,“一般来说,只是占据三州之地就称帝,百姓多少会有些担心,就如你会担心他们联合起来攻打我们一样。”
大多百姓虽然只是关心‘今天’是否能活下去,不过随着夜校和学院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心时事政治。
毕竟都想过,自己有一天可能会出仕为官,一个优渥且安定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顿了顿,继续解释道:“我们需要展现出我们的军队,告诉他们,我们有能力保护他们,让我们在安全且稳定的环境里面生活和工作。只要我们的士卒没有阵亡,那么永远轮不到他们上战场!”
“原来如此,阅兵仪式居然还有这样的意义……”荀彧没想过这个,或许就如同很多士人一样,一般不会太关心百姓的心情。
一般来说,只要政治清明,没什么大灾大害,百姓自己会安于自己的本分,什么职业就做什么职业,为了生存而努力,根本不需要掌权者担心。
所以在士人的教育里面,或许根本没有关于,如何照顾百姓的心情,或者理解他们的需求。就以‘州牧’来说,牧守一方,即皇帝是雇主,他们是牧民,而天下百姓,都是他们管理的牛羊。
不知道这算不算侧面反映出,封建时代的官员,真的不把普通百姓,当成人来看待。
毕竟买卖家丁,强迫破产的百姓卖身,甚至肆意打杀家丁奴婢什么的,都算常态了。百姓可以是人,但签了卖身契的百姓就不是人,于是有人一夜间突然就不是人了……
仔细想想,‘百姓’这个称呼,本来就是士大夫阶级,普通黎庶连姓都没有。以先秦而言,没有爵位的普通百姓,都不是百姓,被称呼为黔首。
刘韬没办法立刻改变这个情况,不过他可以潜移默化去推动这个概念。副作用也有,那就是下面的百姓聪明了,那么就会开始有要求了,不在拘泥于‘活在当下’,开始‘展望未来’了。
不过有野心的百姓,他不讨厌,无非是画出一个更大的饼,然后给他们更多的希望,并让他们去追逐这个希望就好……
荀彧被他说服,自然乖乖去安排登基大典的事情。期间卢植等人也过来了一下,主要还是询问大典的事情。他们都有资格去查看,但查看的结果,都觉得规模有些简陋。
之后少不得,又是一番劝说,才让他们接受这个结果。
老一辈,总觉得一起都要符合礼数,否则的话不够正统。另外就是礼数不足,估计也会被别人嘲笑,他们不在也就罢了,在这里还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自己颜面也无光。
不过对于刘韬来说,简单的反而更好,他看过全套的礼法,真要一套下来,估计大半天的时间都不够。比当初新婚当新郎那次,还要麻烦许多。
最后他把一些仪式性的东西去除,然后把必要的留下来,把时间删减到一个时辰,几乎是压缩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