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1 / 2)

加入书签

赵桓此举,在乡、县、州、府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国老,自然是为了一些以后的政策做准备。

当然他本来想在辽阳之战之后,再做打算,但是王禀的请战,还是让赵桓,提前把两位得力干将拉过来,放了个口风出去。

赵桓对王禀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若不是王禀固守太原城,大宋现在的局势,哪怕有种师道辅佐,从河东到河北,再到京畿四路,可能也是遍地疮痍,惨不忍睹。

而之后王禀千里袭击了临潢城,为大宋的军改争取了一年的时间,为了应对金人突袭奉圣州未建成的军堡,他又冒着白毛风,去黄龙府的征战,留下了一万多的军卒的尸骸,还有他一身的伤病。

赵桓是不忍心让他继续征战了,再这么拼下去,赵桓很害怕忠魂铭上多一个王禀的名字。

所以他想把先把这个国老的职位给王禀定下来,具体的职务,大宋军事学院的山长,是个不错的选择。

“岳飞啊,你不把他们当成敌人,他们可是会要你的命的呀。”赵桓晃着摇椅连连感慨的说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他的忠魂;】

【爱民如子爱兵如子是他的美德;】

【苦心孤诣谋策北伐是他的信仰。】

【他唯一的“错漏”就是只知注意前方的剑戟,却忘记了背后的匕首。】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这就是赵桓在初次全面了解岳飞之后,写过的一段话。他过于盯着前方的征战,而忘记了后方的可能会给他致命的一击。

和岳飞那种华夷分明的态度不同,韩世忠的性子就忍不了。

赵桓很喜欢韩世忠身上的那股劲儿,就是谁特么的造次,干就完事了!

事实上也证明了,韩世忠这种莽到底的态度,在朝堂昏暗的时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绍兴十一年的时候,赵构打算议和,就派出了张俊、秦桧和岳飞三人去调查韩世忠贪腐案。

赵构一开始也不想杀了岳飞换和平,而是想杀了韩世忠。

岳飞是个心思极为细腻之人,张俊和秦桧没有发现的问题,岳飞发现了,但是岳飞并没有检举韩世忠,一切按着张俊的札子为主,完成了那次的调查。

韩世忠怎么躲过这次杀身之祸的?

张俊秦桧车驾一到,韩世忠命令亲卫把刀一抽,把张俊秦桧的车驾团团围住,一句哪来的回哪去!气势十足,吓坏了秦桧和张俊。

岳飞当时三十岁建节,乃是赫赫名将,自然出入没什么禁忌。

还是岳飞把张俊和秦桧被围的窘境,破了局,领他们进了个军营。

韩世忠这种态度,吓到的不仅仅是张俊和秦桧,还把赵构给吓坏了!

赵构为了议和,总得拿出点诚意,才确定,开始向岳飞下手。

岳飞出事之后,韩世忠炸了毛。

韩世忠亲自闯到秦桧府上问岳飞什么罪名,才出现了名垂千古的【莫须,有】的罪名。

秦桧说这句话,那是韩世忠刀架在他脖子上。

胆敢说一句污蔑的话,韩世忠就把秦桧的脑袋给剁了。

秦桧哪里敢胡编乱造?

韩世忠闹完秦桧府上,就提着剑带着兵,闯进了临安行在,问赵构要说法,赵构左右言他,不敢明说。

韩世忠造反又不想造反,又气不过赵构的态度,一气之下,辞去了一身的军职,跑到秦岭,和梁红玉过起了神仙眷侣的隐居生活。

赵构每年屁颠屁颠的送蜂蜜赏赐去秦岭给韩世忠,韩世忠都卖给了山民,换了蜂蜜。

为何?

还不是杀了岳飞,韩世忠归隐,赵构手下没人能打仗了?

所以,赵桓非常喜欢韩世忠的这种性子,敢爱敢恨,谈不拢就干,干到对手服气为止。

这种性子在朝堂昏暗的时候,别的不敢说,自保绝对是毫无问题。

岳飞这种活法,那得天下所有人都是君子才行。

赵桓忽然笑盈盈的看着堪舆图说道:“本来嘛,军队要的就是纯粹,岳飞不打算掺和这件事也是明智的。”

“啥都让他干了,朕还怎么给他遮风挡雨呢?什么都靠他,要朕有啥用?你说是吧。”

“赵英?”

赵桓回头一看,赵英早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

“倒是个缩头乌龟啊,一看风向不对,溜得比兔子都快。”赵桓笑骂了一声。

赵英是个宦官,大宋的宦官的地位可不比前唐,唐朝那宦官做的比做皇帝的还威风。

赵英参和到这等事里,瞬间就融化了。

赵桓是个军盲不差,但是他自己传下去的书,还是认真研读过的,军队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们不能觉得自己的待遇好,也不能觉得自己待遇差。

在军队的时候,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服从军令。

做一台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指哪打哪,就是军队的天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