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赵高毁秦(1 / 2)

加入书签

李先道似乎感到有些无趣,小题大做,摆了摆手,叫东野太郎滚回倭国去,以后不许再踏足中原,说完就大踏步离开了。

谁料到东野太郎正准备了结了完生意回倭国时,却接到了上杉次野的命令,让东野太郎集合在中原的人手,随时准备与他汇合干一件大事。所以,东野太郎就留下来了。

后来的事,董宣武就都知道了,东野家在大明布置的武士几乎一扫而光,而东野太郎也成了董宣武的俘虏,被关到了现在。

本来,此事东野太郎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被董宣武关押的这大半年的牢狱生活实在是太难熬了,东野太郎绞尽脑汁想还有什么对董宣武有用的消息没有交代,可以换取自己的自由。在不断的瞎琢磨中,这件事自然而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想到了这件事,东野太郎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那个流传并不是很广的传说。而且越想就越怀疑。

李先道说他只是少年时去过倭国一次,但是那次谈话中,李先道随口问起那些倭国风俗与景色的细节,绝不是一个去倭国游历过一次该知道的,尤其是那乡土味十分浓郁的倭国话,即便是天才也难在短时间内学得如此惟妙惟肖。

所以,东野太郎就胡乱揣测,李先道会不会就是二十多年前丰臣秀吉安排在大明境内的那些棋子中的一颗?如果是,这可是大功劳,董宣武一定会因此放了他,说不定,他还能因此能受到重用,衣锦还乡。

至于李先道曾经的救命之恩,东野太郎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况且当初若是被信王的侍卫抓去也未必是死路一条,或者还能因此躲过董宣武这一劫。

不过,东野太郎也是精明人,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若是轻易透露出去,荣华富贵没到手,很有可能先被人灭了口,尤其他听说信王爷与董宣武过从甚密,经常来五行营的消息后,决定非董宣武不说此消息。

可惜董宣武这几个月都不在五行营,直到今天东野太郎从守卫的口中得知,董宣武已经回来了,于是再也忍不住,大吵大闹,要求见到董宣武。

董宣武听了东野太郎的话,心中震惊,又不觉感到好笑,没想到他胡乱关押这东野太郎,居然弄出了这条消息。不过,董宣武也不敢轻易相信东野太郎话,反复盘问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破绽,董宣武放东野太郎回去休息,并且承诺,此事一旦查实,那么,东野太郎将会享受到无尽的荣华富贵,东野家也会在五行卫的帮助下成为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族。

打发走了东野太郎,董宣武陷入了沉思。

李先道真的会是倭国派来的奸细?

几个月前,董三收到消息,当初钱伯臣的事与李先道脱不了关系,当时董宣武怀疑是魏忠贤想借自己的手除去李先道,挑拨他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所以没有太在意。

后来辽东之行,更是将此事抛之脑后。现在从辽东刚回来没多久,东野太郎就来揭发李先道可能是倭国潜伏在大明的奸细,这未免太过巧合了吧!

董宣武跟李先道见过几次面,李先道甚至来过军营几次,对李先道的印象,董宣武还是不错的。明事理、知进退,温文尔雅,才华横溢,有一股儒者风度。虽然也是东林党人,但是行事并不古板,反倒通晓人情世故,非常善于与人打交道。与他在一起,有一种如逢知己、如浴春风的感觉。

李先道能得到信王朱由检的信任,董宣武并不感到惊讶。如果不是因为李先道是东林党人,同时也是朱由检的人,董宣武恨不能将他抓来给自己做事。

这样的人,会是倭国派来的奸细吗?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去想,东野太郎所说的话却也的确找不出破绽。李先道年纪大概三十多岁,与东野太郎所说的丰田秀吉派出这批奸细的年龄也是对得上的。唯一让董宣武不解的是,像李先道这样一个通晓世故的人,历史上怎么会教出像崇祯这样一个几乎不通世故、迂腐的皇帝?

再细想一层,历史上天启皇帝落水之事就显得十分蹊跷。

一个皇帝,在自家的花园里,身边跟着一大堆侍卫太监,居然还会意外落水,这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吧!二十几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木匠哥虽不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但处理朝政,还是很有一套手腕。相比之下,历史上后来继位的崇祯皇帝就显得幼嫩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如果李先道真的是丰臣秀吉派来的奸细,假设我是李先道,我会怎么做?”董宣武喃喃自语。

首先,要借势,当然是借女真人的势,只要女真人存在一天,那么大明就要多流一天的血。这么好的事,怎可放过?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女真人被大明给灭了。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弄一个无能而且贪婪的官员去处理辽事,把辽事弄得一团糟,不可收拾。

其次,要挑起内乱,最好是让大明境内烽火四起。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难,因为有女真人的存在,每年巨额的军费已经压得大明国库喘不过气来,只能从百姓下手,平摊到每亩的新饷数额已经是一提再提。加上各层官吏的盘剥,粮食连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