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艺术皇帝(1 / 2)
赵佶的好心情没有保持两天,便被连夜进宫的权领枢密院的郑居中给破坏殆尽。这一夜,赵佶辗转难眠,还没到五更,赵佶便爬起来,带着伺候的太监往前面大殿而来。
宋朝皇帝平日听政的大殿是垂拱殿,也叫常朝殿。
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后的百官称贺和接见外国使者则在紫宸殿。
但是皇帝上朝前都会先到文德殿,在这里休息一段时间,等文武百官全部到齐后,皇帝再从文德殿起驾,到垂拱殿。
但是今天赵佶却是没再遵守这些繁文缛节,直接便到了垂拱殿。
一些早到的文武百官看到赵佶面沉如水,一脸的憔悴,也都面面相觑,想起那日要斩众人的情形,顿时都大气不敢出的站在那里。
垂拱殿修建的并不似紫宸殿一般威严,加上宋朝历代皇帝多数对臣子都十分优待,因此文武百官可以直接进入垂拱殿等待上朝,而不用在外面等到人齐了,再一起进来,免去他们被寒暑所苦。
后面进来的官员看到赵佶已在龙椅上端坐,大殿内气氛又压抑的可怕,赶忙快步站到自己位置上去。
赵佶等了一阵,看群臣到齐大半,便忍不住对一旁殿头官示意了一下。
殿头官会意,便喝道:“有事者奏闻。”
郑居中便出来奏道:“昨日枢密院收到文书,广济军被梁山贼寇窃取,前番蔡攸统帅的十万大军几近全军覆灭。贼寇窃取广济军后,又分兵攻打单州、濮州,二州告急,请朝廷发兵救援。”
百官这时才知道赵佶这般憔悴的原因,不由一阵交头接耳。
赵佶看下面嘈杂,不由怒道:“肃静,有对策的出来说,没有的闭嘴。谁再私下议论,赶出大殿去。”
张邦昌出列奏道:“梁山贼寇猖獗,前番二十万大军去剿,都被打败,可见贼寇悍勇,朝中能剿灭他们的恐怕只有童大人和西军了。广济军离东京已不过三百多里,若是贼寇来犯,恐怕东京告急。还请皇上调童贯大军回朝,剿灭梁山贼寇。”
刚刚被召回朝的李纲出列奏道:“童贯大军刚刚打败方腊反贼,夺回杭州,正趁胜追击。如今局势大好,相信用不了多时,便能剿灭方腊反贼。微臣回朝时,正从江南穿过,所到之处尽是摩尼邪教教徒作乱,装作普通百姓才得以北上还朝。摩尼教传播甚广,蛊惑的教徒无数,若是此时调童贯大军回来,恐怕方腊贼势很快便会再度扩张,到时再要剿灭恐怕又要损兵折将了。”
李纲也是后来的抗金名将,进士及第,初时任监察御史,但是不久就因为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
但是李纲生性刚直,虽然被罢了谏官职事,仍然宣和元年的时候,又上疏要皇帝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赵佶当时正以为天下和蔡京吹捧的一般“丰亨豫大”,看到李纲奏折,便觉得李纲是危言耸听,便把他贬到南剑州去了。
这些日子赵佶整顿朝纲,宿元景等清流便趁机奏请赵佶召回李纲。赵佶想起李纲好处,便也把李纲招了回来,封了个太常少卿。
张邦昌听得李纲这般说,却驳道:“如今梁山贼寇已经威胁京畿,若是来攻打京城,便可能危及皇上安危。方腊反贼便是席卷东南,也不过一时之患。孰轻孰重,你可晓得?”
赵佶听了,也是心中一紧。
李纲笑道:“梁山贼寇分兵攻打单州、濮州,明显是想要窃取整个京东。梁山贼寇若是没有完全攻占后面的州府,便来攻打东京,无疑是孤军深入,到时便要被各地勤王的兵马围攻。梁山贼寇未必有此胆量,便是贼寇故作疑兵,真敢来攻打东京。东京城防都能挡得住辽兵攻击,区区梁山贼寇恐怕连外城都攻不破。”
张邦昌却是生怕丢了性命,眼珠一转,朝李纲拱手道:“我也敬佩李大人的刚直,我且问你,东京禁军战力如何?”
先前高俅活着时,张邦昌自然不敢提禁军之事,不过现在高俅去世了,他自然也就没有顾忌了。
李纲虽然知道张邦昌用意,但仍照实道:“高俅掌管禁军时,军纪败坏,招募禁军多选工匠,以作他私役。禁军出钱的便可免于操练,因此不少禁军士兵都去做其他营生赚钱给高俅。禁军能战者确实不多。”
李纲说的事情百官都知道,甚至赵佶也是知道一些的,只是他以为天下太平,禁军做营生也能增加一些赋税便听之任之了。此时李纲把高俅说的一无是处,他也感觉有些颜面无关,毕竟高俅是他的宠臣。
张邦昌一本正经的问道:“那这样的禁军能守住东京吗?”
李纲皱眉,想了想,道:“便是禁军战斗力不高,但是凭着东京坚固的城墙,只用一些丁壮上城守卫,梁山贼寇要想攻破也是万难。”
张邦昌闻言,冷笑道:“只用丁壮守城?李大人这是把军国大事当做儿戏,要置皇上安危于不顾吗?”
李纲忙转身对赵佶道:“微臣只是以为如今江南局势难得,不可半途而废。梁山贼寇虽然离京城更近一些,但是威胁确实不大。皇上明鉴。”
赵佶闻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