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海纳百川(1 / 2)
李斯第二天一早便出城向东去了,他心事已了,一切就看天意了。
再说蒙恬,在看到李斯的谏逐客书,一展开书读了一句,便眼睛定在了纸上,一气读下去,当读完之后,蒙恬一下子跳了起来,“斯兄,救秦者非此书不可也!”说完持了书便往府外冲去,也不乘车,直接骑马去了丞相府,见王绾,只见平日里进进出出不歇的丞相府,也是空落落的感觉,蒙恬也顾不上等王绾出来,就自己进入了丞相府,“丞相,蒙恬有事来了!”
这当儿正值大清早,王绾才眯了不到一个时辰,被人叫醒,一见蒙恬披头散发站在自己面前,“蒙恬,你这是什么疯,急成这样?”
蒙恬顾不上喘气,只一句,“我的丞相哎,火烧屁股了,遇见一盆水,能不急么?”说着把书—塞。王绾愕然,看了那书一眼,困意顿消,和蒙恬见书一个模样。
待王绾将书读完,“怎么样,还骂我无礼乎!”一句诙谐,王绾蒙恬都笑了。“丞相大人啊,我自保已是难为,这事无论如何都得劳烦你了。”
秦王是一个非常有自主意识的人,很难说服,见王绾犯难,蒙恬却笑,“你还笑得出来?”蒙恬却依旧笑,“驷车庶长!”说完蒙恬风一般去了,留下王绾一个人愣在那里。
王绾回过神来,“好小子,等我!”远远的传来回音,“我要去追李斯兄,跑了他就白搭也!”王绾想蒙恬李斯有同窗之谊,他说李斯要走肯定是走了。
他也顾不得了,立刻穿戴了出府前往驷车庶长府,这老庶长平日里懒得动,但秦国有大事他准定出手。
王绾到了驷车庶长府,驷车庶长还睡着,急得王绾左看右看,好一阵子,老庶长才被抬着出来了,见了王绾,“王绾,你身为丞相不去理政找我老头做啥?”王绾那个冤啊,但还是不动声色的说:“老庶长,现在秦国下至乡里上至咸阳,各官署都出现大量空缺,是否派遣王族子弟加入进去?”
老庶长一听火了,“王绾,你不要给老夫打马虎眼,有话直说!”王绾不再试探,“老庶长,我这里有已去国李斯《谏逐客书》,可愿一看?”老庶长很不耐烦,“你给我读来听听!”
王绾依令读来,听罢,老庶长不说话也不动,良久,“李斯呢?”王绾一听,老实回答,“蒙恬追去了!”老庶长二话不说,“走,见秦王!”
王城,王绾和老庶长在东偏殿等候秦王,不一会儿秦王和赵高出来了,王绾立刻见过秦王,秦王见了老庶长,脸色变缓和了些,没有他,嫪毐之乱还真难以收拾。
“老庶长,你如何来了?”老庶长头也不抬,“君上,有些事后生小子们不敢说,只有我老家伙来说了。”嬴政见老庶长话语不善,知道是逐客令之事,刚要说话,老庶长阻止了他,“你听我的话,啥子也别说,给我一字不落的看完再说!”
嬴政接过书信看了起来,看完一遍,整个人一个激灵,旁若无人的读起来。
孝公用商殃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今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重者在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于人民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嬴政的声音沉寂下去,“小高子,备车,追,一定要把李斯追回来,不行,我和你一起去!”驷车庶长点点头,“去吧,王绾,你去云阳国狱吧!我回去睡觉去了!”
“不,王绾你回丞相府即可,郑国我亲自去请!”
咸阳往函谷关的大道上,一辆轺车开得飞也一般,可后面之人还一个劲儿的催促着,“君上,小高子已经是最快了,再快马儿也受不了了!”嬴政只得作罢。
赶到函谷关,已经到了关城时节,许多商旅吏员正要出关去,和守关将士发生了冲突,原本去追李斯的蒙恬却在这和他们调解,嬴政见前面那么多人,大急,见了蒙恬,直接问道,“蒙恬,你没追到李斯?”
“君上,你亲自来了,太好了,李斯出关没多久,还来得及,我在这里劝说他们!”闻言,“蒙恬,你和小高子去请李斯,我在这里等你们。”
蒙恬赵高皆一愣,“还不快去,要我一个人去么?”蒙恬赵高无奈去了。待他们一走,“各位山东商旅,士子,还有在秦任职的吏员,我嬴政下逐客书,实在荒唐,今嬴政已知错,决意效仿孝公当年刻国耻石,以谢天下商旅士子,嬴政无泰山积土成山之德,无大海积水成渊之行,然嬴政希望还愿留在秦国者,继续留秦,不愿留秦者,国府赐归乡金,以谢诸位。至于尚商坊,损毁店铺者一律由秦国府修理,去留亦有自便!”
嬴政说完,静静的站在人群中,一些吏员流泪了,“各位,嬴政对不住各位,愿留秦者,待蒙恬将军请回李斯,随我一起回秦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