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谈判(1 / 2)

加入书签

“没有问题!”这个价格赫斯可以接受,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的生产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这些东西都是战俘在生产,因为生产量大,品控也基本上没有,质量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德国国内,这种来自边远地区的产品,一般来说都作为边远地区的奖励物资互相流通的。

比如说,波兰集中营内的战俘生产工厂,如果生产表现良好,就会分发来自希腊生产的香烟或者美酒。

给战俘们分发的福利,也就没有人去计较什么味道和质量了。拿到了奖励的人即便不高兴,也不会有人投诉到看押他们的党卫军那里去的。

然后,略微好一些的二线部队,还有德国高级占领区,比如挪威或者法国、比利时荷兰等等,拿到的就是彼此生产的高级货。

最后,德国生产的生活物资,不是送往前线,就是被留作自用,很少参与到欧洲整体性流通之内。

利比亚还有埃及等地区都在想办法加入到这个流通循环之内,这都是节约开支的好办法。

赫斯在国内就是主管这些东西的生产的,包括罐头香烟熟食粮食等等——他这个副总理管辖的范围相当的巨大,权力也非常的巨大。

他现在对自己的元首可谓是言听计从,倍感自己受到了重用。之前那种因为战争而被忽视的感觉一扫而空,现在的他是元首最虔诚的拥护者。

在他的感染下,百分之八十的行政官员,都找到了在战争状态下表现自己的机会。

因为元首不止一次在会议上强调,通达的政令还有良好的后勤,充足的物资还有发达的农业,都是前线战争胜利的必要保障。

本来分配物资这些事情,都用不着赫斯这个级别的人去敲定的。可是奈何整个欧洲还没完全脱离战火,任何物质的分配都需要小心翼翼。

虽然私下里也有走私也有黑幕交易,可是官面上的配给额度,算得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制衡和拉拢的手段了。

双方又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展开了讨论,包括英国开设通道,保证本国内的国社党支持者可以自由南下。

这个议题让艾德礼紧绷起了神经,他不希望流失掉人口,更不希望流失掉工业人口和农业人口。

要知道,激进的国社党支持者,大部分可都是能够工作的适龄青年,很少有老人信任激进党派。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没有坚持拒绝的决心。因为身为激进的团体,国社党支持者们经常闹事,就和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前冲锋队差不多少。

本着稳定国内的原则,把这些闹事的家伙丢给德国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所以,在艾德礼看来,这些人不是不能给,而是作为利益交换出去,尽量捞取一些好处。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了十几分钟,最终艾德礼同意以每天批准1000人为上限,允许国社党支持者前往南部英国。

作为交换,赫斯代表德国许诺英国,每天批准200名英国南部平民,前往北部英国定居。

当然了,这份交换协议并不是永久生效的。如果南下的英国人数量少于500,那么当天北上的英国人就不能得到批准。

这样的人口流动,虽然增加了地区活力,也方便了间谍还有其他居心叵测的人越境。

事情有利就有弊端,这也是在所难免的结局。双方漫长的停火对峙线迟早要被淡化掉,人口的流动也迟早会变得畅通起来。

接下来的议题更多,赫斯代表李乐这位德国元首前来英国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访问而已。

他要做主解决很多问题,包括英国帮助德国建造巡洋舰还有驱逐舰的一系列合作。

李乐可不打算放过遥远的美国,他打算在原子弹诞生之前,把美国这个天选之国一劳永逸的干掉。

干掉美国就需要庞大的海军,依靠德国那坑爹的造船能力,是无法对抗美国如同下饺子一样的战舰生产速度的。

在美国击败日本之前,德国就要整合欧洲的造船能力,好在战舰的数量上,和美国比肩。

只有拥有了足够的海军,德国才有可能在大洋上击败美国海军,逼迫美国承认战败。

所以,包括法国在内,李乐还有他的海军爱将,元帅雷德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第三帝国打算重启一个改进了的Z字造舰计划,生产更多的航空母舰还有战列舰,以及更多的巡洋舰还有驱逐舰,来与美国争夺海上霸主。

李乐预计,美国单方面对日作战,有可能在1944年或者1945年取得胜利。

所以德国必须要在1944年年末拥有堪比美国海军的强大海军。数十艘航母,数十艘战列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3艘巡洋舰就足够偿还我们每年应该支付给贵国的战争赔款了。”艾德礼身边,负责英国外交的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爵士摆了摆手说道。

赫斯笑着闭口不言,他身边的外交部门随员冷笑了一声,开口说道:“可不要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