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们,自然不明白此刻张商英的挣扎。

朝堂上沉浮数十载,张商英经过短暂的惊讶之后,这个时候已经明白薛明心中是作何打算了。显然,薛明是不想继续在朝堂上跟理学一派斗下去,空耗青春,他想要自己做点事情了。

到底是应该大方一点儿应了薛明,还是应该冒着有可能触怒薛明的风险直接出声反对,待到后面再好生说服他呢?这对张商英是个两难的选择。

“老臣附议!”

一声苍老的声音响彻大殿。

群臣望去,却是先前一直没有出声说话的新任参知政事、理学宿老杨时。

连杨老大人都想要将薛明给赶出汴京城,看来这薛明在朝中实在是太过不讨人喜欢了啊。

“臣请陛下设东南制置使,辖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荆湖南路、江南西路五路之地,广州为东南制置使府,薛明为任东南制置使!”

张商英出列,朗声道。

“咝!”

随着张商英话落,大殿中群臣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龙椅上的赵佶听到张商英的话,却是再也没有了先前的疲懒之状,而是第一次坐直了身子。

不过短暂的惊诧之后,赵佶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观察始作俑者的张商英,而是用带着几分狐疑之色的眼神看向了一直没有出声的薛明,见到始终一脸淡然的薛明第一次流露出根本不似作伪的惊讶之色看向张商英后,赵佶绷紧的身体才终于又缓缓放松,慢慢斜倚回龙椅上。

薛明苦笑着收回眼神,知道这是张商英在帮自己一把的同时也是在变相的向自己表达他的不满了。只是这样的一种方式,似乎太过让人难以接受了些。

广南西路、广南东路、荆湖南路、江南西路、福建路,这五路之地并为一处设置东南制置使衙门,也亏得张商英这个右丞相和枢密使敢说出口,也亏得他说的东南制置使是薛明,否则的话,怕是赵佶立马就要翻脸了。

若是真如张商英所说的那样用五路之地组成东南制置使衙门,那么这个新成立的东南制置使衙门可是占据了如今大宋朝近乎五分之一的土地,薛明将会真正的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一旦薛明真的掌控那五路之地合并而成的东南制置使衙门,那么可以说,薛明基本上就是随时可以脱离大宋乃至不听任何来自朝廷的律令了。

自大宋朝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将如此大的国土交给一个人治下的时候,更不要说像薛明这般升官比坐火箭还要快、基本上没有多少历练的年轻高官了。

“圣上,史相所言万万不可啊!如今我大宋已设四大制置使,每一处都是直面外寇所在,而广东等地深处我大宋腹地,罕有战事,断不用如此设置。

更莫说,广南西东两路、福建路、荆湖西路、江南南路五路之地并为东南制置使衙门,可是足足占据我大宋如今疆域五分之一之地,兹事体大,还望圣上三思!”

袁成回过神来,慌忙出列高声呼道。

“是啊圣上,此等事宜我大宋自立国来从未曾有过,请圣上三思啊!”

“请圣上三思!”

……

随着袁成出声,王黼等一干人等纷纷出声谏道。

赵佶看着下方一众全都激动起来的群臣,眼神玩味,看着惹出事端的张商英淡淡的道:

“张卿,既然此事是你提出来,你来说说吧。”

“回圣上,袁大人所言臣不敢苟同。”

“哦?如何个不能苟同法?”

“正如袁大人所言,东南等地乃我大宋腹地,深处后方少有战事,可是正因如此,才更要设置东南制置使衙门。”

说到这里,张商英停顿了半响,见成功的引起了殿中众臣以及赵佶的注意,才继续道:

“此次四川、淮东、银夏三地战事,想必圣上和朝中诸君都很清楚,老臣执掌枢密院,却是心有余悸啊圣上。若不是薛大人和种将军在银夏城成功的击退西夏亲王李良度,如今怕是诸君就不会在这大殿中讨论东南制置使衙门的事宜而是考虑我大宋朝该往何处迁都的事宜了吧……”

“危言耸听。一派胡言!”

张商英嘴里的话还没有说话呢,这边的袁成就已经是急言厉喝的出声将张商英的话给打断了。

“先不说我大宋银夏、淮西、淮东、四川还有逾百万大军未曾出动,仅仅是开封一地就有圣上亲军御前军百万之众,更有黄河天堑在前,我大宋水师镇守黄河水道,难道那西夏人还能长翅膀飞过黄河,接着再渡过黄河不成?张相,如此危言耸听,莫非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目的?”

袁成看着张商英冷笑连连。

广东安抚使和辖五路之地的东南制置使那可是天差地别,一个小小的广东安抚使,还要先搞定崔许之留下的那些个门生故吏,朝中没有多少人原意为了这点儿蝇头小利惹得一身骚,可是若真是辖五路之地的东南制置使衙门那可就不同了,怕是朝中无数人要打破脑袋也要争上一把吧?尤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