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个中利害(1 / 2)
毕竟,一旦薛明在这赈灾的事情上办砸了,那么先前赵佶答应的那些好处,怕是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当然,最重要的是,扈成和他身后的扈家是在投资的是薛明这个人。
只是这件事,扈家只有扈老爷子跟薛明两个人清楚罢了。当然,在他这次来京之前扈老爷子肯定也是跟扈成将个中利害好好剖析了一番的。
好在,至少就目前来看,他们扈家的投资还没有看到要打水漂的迹象。
当然,仅仅靠扈成一个人,是无法支撑起这数十万流民的消耗的,还有一些跟扈成交好的商贾,因为种种原因虽然选择了站在薛明这一边,可是他们却显然不想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薛明身上,所以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让扈成当作代理人,自己藏身暗处,两方都不得罪,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对这些人的选择,薛明并不觉得有何对错。更何况,能在这场争斗中保持中立,就已经是对他莫大的帮助了。更不要说,他们还给薛明提供了那么多的粮食、药材等等必需品。
“听说钱家、李家、王家那些人也都派了人出城施粥了?”
薛明看着城墙根下,一条条的长队,笑着道。
钱家、王家、李家这三家是开封府乃至整个京师附近最大的三户粮商。开封府每年的粮食贸易有八成以上都是经过这三家粮商手下的店铺来交易的,当然,这一次的饥荒中,囤积粮食最多的也是这三家。
不过,随着城外的流民被安置下来,秩序还算稳固。在蔡府、张府、李府、康国公府甚至还有吴王府这些朝中重臣勋贵家眷的带领下,汴京城内的富商大贾也都纷纷出城建起了粥棚施粥。城内的百姓,若是家中有余粮或者不穿的旧衣裳也都拿出来给流民,渐渐的也带起了汴京城的风气。
据浩子说,杨媚儿带着小铃儿、春梅俩小丫头这两天在家里也一直都在准备出城施粥的事情。
薛明神情微微有些恍惚。
“明轩消息真是灵通,今儿一早,内人出城施州的时候就碰到了他们三家的人,似乎是由钱枫、王文、李愈三人亲自将粮食送到城外的,据说每家都有上千石粮食呢。这三家人,向来是同进退,明轩也不必太过意外。喏,那就是他们三家人施粥的粥棚。”
扈成指着南城门左侧的一溜粥棚,不动声色的道。
他扈家和白家合作酿的“秋露白”酒,随着规模做的越来越大,每年需要的粮食自然是很多的。结果不久前钱家、王家、李家这三家把持了京师这边近八成粮食的粮商想联手在粮价上要挟与他,结果自然是弄的不欢而散,梁子也是就此结下。
更不要说,这些年,仗着手中控制端粮食,三家合伙也酿起了酒,听说今年还要跟他扈家争这皇商的名头,怎么能不让扈成恼火。
不得不说,他能那么愉快的答应薛明帮他解决赈灾问题,钱、王、李三家未尝不是其中一个原因、毕竟,谁都知道,这三家人似乎跟朝中的绍述一派袁成等人素来交好。
“据扈兄估计他们三家手中如今能有多少粮食?”
顺着扈成的手看去,薛明道。
“这个……三家库中五六十万石粮食怕是肯定有的。”
扈成听到薛明的话,眼睛微亮,舔了舔嘴唇道。
才五六十万石?薛明有些失望。
“合起来怕是有两百万石粮食!”
扈成喘了一下气,笑着又缓缓吐出一句话。
“多少?”
薛明听到扈成的话,眼睛一瞪,惊声道。就连跟在他身边一直没有出声的段誉这个时候也是一脸惊骇的看着扈成,似乎也在等他确认。
“从去年开始,三家人就开始酿酒,据扈某所知,为了跟扈某争夺今年重阳贡酒皇商之名,三家仅仅为了酿酒每家就存了不下二十万石粮食。年后,不知道为何,三家一直在各地大肆购粮,因为扈家也在购粮,所以曾派人专门盯了三家一段时日,据扈某所知,这三月内三家从江浙等地都购进了不下五十万石粮食,细数之下,怕是两百万石粮食只是基本数字了。”
扈成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解释道。
看了眼一脸平静的扈成,薛明深吸一口气。
虽然扈成说的很简单,但是丝毫不妨碍薛明从他这些话中提取一些很耐人寻味的东西。
从年后,钱家、王家、李家就开始大肆储备粮食……短短一句话,似乎就已经道尽玄机。因为,据薛明所知,在年后,各地旱情已经有人报上来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隐藏,薛明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了。
断人财路,无异于挖人祖坟啊。
那么,接下来被人攻讦,似乎也就没有想像的那么无缘无故了啊。
两百万石粮食。
嘿嘿!
薛明冷笑两声,没有说话。
恰在此时,城墙下方已经初具规模的一大片流民营地东北一角,陡然有些骚乱。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汇聚。似乎还有哭喊声传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