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狐狸洞沟(1 / 2)

加入书签

一路上,司机大哥很热情地和我们聊起天来。

要说这位大哥记性可也真不赖,一直打听我们民俗文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大牙是满嘴跑火车,说得那是云里雾里。听说我们要去梨树县郊外的狐狸洞沟,大哥就连连摇头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他不熟悉,只能把我们送到梨树县城。

梨树县城小时候去过一次,好像是我七八岁上小学一年级。印象最深的就是坐了很长时间的汽车才到。比我们镇子大多了,也很繁华,除了街上很多卖好吃的以外,别的倒也没有什么印象。

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梨树县城。司机大哥直接把我们拉到镇政府大楼旁边的宾馆停下,说这是梨树县很不错的地方,处在繁华商业区,交通也便利,办啥事也方便。

我和大牙刚把东西堆在大门口,宾馆里的保安就跑出来了,看来这服务还挺到位。

我俩要了个标准间,洗完澡这才舒舒服服地躺下休息。歇了一会儿,精神好多了,肚子也饿了,大牙就要奔餐厅去,我赶紧把他拉住:“咱们还得打听狐狸洞沟的事情,在这餐厅那肯定是白扯,住宾馆的有几个是本地人。还是去外面找个当地的小饭馆,备不住能打听出来点东西。”

“你别说啊,来亮,好像是这么回事,电视里经常有这个情节啊。好像酒馆除了可以喝酒吃肉,大多也是江湖情报站,而且饭馆老板一般都是出了名的‘江湖万事通’,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咱还真得出去转转。”

说完后,一指大门口,冲我一呲牙:“北京话怎么说来的?对,对,那就‘得嘞’,‘走着!’”

我摇头笑着和大牙出了大门。

门前这条路是主干道,路两旁没有小饭馆,沿着路往北走顺路口拐进去,就看到一家小饭馆,里面人不多,我们推门进去。

老板是个中年人,看有客人进屋来,赶紧擦桌子倒茶水,很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俩点了几个地道的东北菜,要了几瓶酒,就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板瞎聊。

这老板很健谈,看我们是从外地来的要去狐狸洞沟,就拉把椅子坐到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一边照看着生意,一边和我们唠扯。

原来狐狸洞沟是个很小的村子,在白山乡的东白山村附近。

老板说这狐狸洞沟的名字还有个故事,说是这狐狸洞沟,方圆几里地都没有人家。两三百年以前,有一个大户人家姓傅,在那儿附近住了下来,后来人们把他住的那个地方叫“大傅岭”,叫着叫着就叫成了“大夫岭”了,就是现在西白山大队的大夫岭。

那时周围都是荒岭,没有别的人家。姓傅的一家就在周围开荒种田,开荒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大,没有几年周围的荒岭子都变成了庄稼地,这家的产业也越来越大,家里的粮食囤了不少。

可是后来发现,仓库里的粮食一天天见少,房梁上挂的肉干也经常不见,以为是有耗子,在粮仓里放了两只大花猫,可是第二天却发现那两只猫连个影儿都不见,十分蹊跷。于是晚上就派人藏在粮仓里,看看到底是谁在偷粮食。

半夜时,夜深人静,就看到粮仓的屋梁上下来一大串东西,有耗子、黄皮子、花狸鼠子,后面竟然跟着失踪的那两只大花猫,这些东西就像是有人指挥一样,眨眼间就把粮食弄走,顺着原路返回去了。

屋里藏着的人吓得够呛,不过还是壮着胆子远远地跟着,走了好几里地,来到一个荒岗子上,也就是个土山包,钻进洞里不见了。跟踪的人看到这里就回去报信了。

第二天,傅大户带人来到这个洞前,开始挖洞,挖着挖着,突然从里面跑出一只红毛红眼的狐狸,就蹲在这些人面前一动不动。挖洞的人一看,顿时吓傻了,都跪下来叩头,说是不知道狐仙姑在此修炼,破了洞府,过两天一定给好好修座庙宇。

那红毛狐狸听到这里后,“嗖”地一下又回到了洞里。

挖洞的这些人说来也怪,没过几天就开始腰酸腿疼也查不出什么毛病。后来想起当时答应过那只狐狸要给它修庙,后来傅大户出钱,这些人在洞口前修了一座小庙,经常在里面放些供奉。说来也有点玄乎,自从修了小庙,那些人的毛病都好了,于是大家都知道在那片荒岗子住着狐仙。

后来兵荒马乱的年代,庙早就没影儿,洞口也不知道啥时候给封上了,这狐狸洞的具体位置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再后来到这片开荒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这狐狸洞沟的名字就叫出来了,周围也聚集了一些人家,现在就是个普通的小村子,传说中的狐狸洞早找不到了。

那老板看我们听得入神,抽了两口烟后看着我们:“这故事虽说是故事,不过老一辈的人都很相信,据说一百多年以前有位风水先生来到这里,找了很久,还真找到了那个狐狸洞,就钻进去了。听说最后也是九死一生,虽然是活着出来的,可是不久就一命归西了,临死时好像还神神叨叨地说些什么。你们要是感兴趣,这街口有个修鞋的老头,那老头对这事清楚,我也是听他说的。”

说着,那老板笑呵呵地走到门前,往西边一指:“就往这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