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蝈蝈出彩(下)(1 / 2)
别人到还罢了,只裘树看着蝈蝈眼里直冒着光,想来也是羡慕的。
老吴头听的这边孩子们说的起劲,少不得提议道:“蝈蝈,你也给姥爷背上一段,让姥爷听听呗?”
“爹,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不过就是见人多凑热闹罢了,哪里就真能背多少。”吴氏笑着接道。
其实吴氏心理也不知道蝈蝈到底学了些什么,因为这些都是桅子在管,吴氏到没大用心。
吴婆子却是摇了摇头,道:“我看这孩子没少学,你听听,这小嘴叭叭的,竟是一刻都没停呢,左右都是自家人,就是背不下来,咱们还能笑话他不成。”
吴秀娘也赞同道:“大姐,你就别藏着了,孩子有出息,咱们瞅着也高兴,这会儿我瞅着蝈蝈这么小就能背这些东西,只恨不得早两年就回娘家呢,那会儿要是有这提议,何苦让我们家老大跟老二都六七岁了还在家里呆着。”
吕氏也笑道:“咱们以前哪里敢往这上边想,只想着把日子过好,攒些银钱给孩子们娶媳妇,再准备嫁妆把闺女体体面面的嫁出去才是正经,像这样的读书的事哪里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想的。说实话,要不是巧娘今儿来说起,只怕就是咱们到了地下也没这个想法呢。”
吕氏说的是实话,夏氏和方氏也跟着附和,吴家虽然也能供起自家的孩子,可吴家的孩子多,再加上吴井栓、吴井柱要挨着排的说亲,平时家里的种子,生活也都要银子,因此家里的银钱也不敢大动,毕竟这读书可是要年年往出拿钱的。
罗家这样承担了束修,吴家到时候只出些生活费就成,反正孩子在家也是要吃饭的,再说这些费用总不好再让罗家来承担。
小孩子都有一股人来疯的劲,蝈蝈本来就被同桌的哥哥、姐姐们羡慕着呢,这会儿又得了姥爷、姥娘和舅娘、小姨的夸赞,自然更加的得瑟起来,手里的筷子也放下了,还知道擦擦嘴里的油,然后立正的身形,很是有模有样的说道:“姥爷,我就背一段《弟子规》吧。”
老吴头喝了点小酒,正是红光满面,拍着手道:“好孩子,姥爷听着,你背吧。”
仙儿、迎儿,桅子都鼓励的看着蝈蝈,眼里笑意尽显,虽然仙儿对于蝈蝈的臭屁行为很想揍一巴掌,不过能给爹娘争脸总是好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随着孩童稚嫩清脆的声音朗朗读来的《弟子规》,或许开始大人们还只当是小孩子学的三五句来逗弄的话,这会脸上的神情可真真不在是玩笑了。
裘隆受的刺激比较大,相较于吴家与罗天翔的家庭条件,他们家一直都是处于上游的,要说送孩子读书,他们家最有这个本钱,可这会看来,却是吴家的孩子拔了头筹。
心理思绪万千,看着蝈蝈一板一眼的样子,问道:“蝈蝈,告诉小姨父,这里面的意思你都知道吗?”
蝈蝈笑着点了点头,虽然这个小姨父是头一回见,可待他不错,小姨给他的红包也丰厚着呢。
笑道:“小姨父,我都知道,我四姐都给我讲过了。我四姐说这是书院里面的先生给孩子们启蒙的书,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这本书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别人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蝈蝈毕竟是小孩子,一口气说下这些已然有些带喘,微顿了口气,又道:“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而孝顺并不体现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就可见一二,就像在家里,爹娘长辈要是呼唤我们时,一听到就要立刻回答,爹娘长辈有事让我们做时就要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是懒得去做。我们犯错了,爹娘长辈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圣人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爹娘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爹娘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更应该懂得时时刻刻想念爹娘,爱念爹娘?”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好,真是好孩子,蝈蝈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吴老头连声的赞叹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