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迁都大计(1 / 2)

加入书签

迁都。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兴亡大事啊。历史上关于迁都虽然也有着众多的记载。但是不管怎么样。国都乃是一国之本。动一发而牵全身。因而许多臣子都不赞成皇上的这个决定。甚至几个托孤老(昹)臣。更是激动得几乎要以死相谏。

寻作为皇上。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心里当然也是不爽至极。因为他知道这是忆昭所提出來的。而她又是來自未來且熟悉南诏历史的。在她的世界里。这一切都只是历史。为何这原本顺天应命之事。在这帮老昹的眼里就是对“祖宗地不敬。对天命的不尊”呢。

“皇上。您要三思啊。”一名老清平(丞相)跪倒在地。脸上满面泪痕。抬头凝视着銮台之上的皇上。显得格外的伤心。“南诏立都太和乃是先帝顺天应命之选。此处为龙脉所在。倘若如今咱们要抛下此地而另求其他。只怕会动摇国本。这并非是社稷之福啊。”

“是呀。高清平所言极是。”旁边一名老昹也应声着。随即又有几名老昹跪下在銮台之下。都在劝说着寻不要迁都。然而寻早已决定之事又怎会随便更改。可是这么多人反对。身为一国之主的他也觉得这压力大得好比五岳三山。

“众爱卿难道就沒有人赞成吗。”局促着眉头。寻心里格外郁闷。扫视着銮台之下的众卿。他的心焦躁而不安。

“皇上请三思。。。”异口同声的回应更是气得寻差点儿七孔流血。紧握着衣角上的玉佩。凝视着众昹。哑口无言。

“帝师。不知您对此事有何高见吗。”良久。寻才从那郁愤之中清醒过來。将目光移到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帝师郑回的身上。想要听一听他见解。

而说起这帝师郑回。那还真得好好地提一提此人。别看他如今已然年近花甲。须发斑白。要知道此人來历非凡。当年安史之乱时。他正巧任职于大唐的巂州。南诏将巂州攻陷之后将他俘回。先帝见他博学多才。精通儒学之道而对他格外的器重。并任命他为王室教师。(《猫妖宠妃》里有提过此人)而此人也的确是知恩图报之人。在汉唐得不到器重的他。想不到來到南诏身为俘虏却并沒有被其王都有当成俘虏來对待。反而尊其为上宾。而深深地感动了他。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些年來。虽然身为汉人。而汉唐与南诏之间又曾经有过过节。可是自己在南诏却并沒有被他们所排斥。甚至无论是先帝也好。当今皇上也罢。都对自己礼尚有佳。他又怎么能不为了他们。不为了南诏而鞠躬尽瘁呢。

可是如今这事儿。在他看來也的确是有些仓促了。要知南诏迁都。这可是国中如今第一大事。西川之行归來之后。皇上仿佛像换了个似的。虽然从前的他也同样勤政爱民。然而这爱民却并不像如今这样。一条条法令的颁布。仿佛都是信手而來。根本就沒有与三思汇首。更沒有与众昹商量。一意孤行得让人不禁感觉有些害怕。

而如今他问起自己。郑回也不禁眉头一紧。抬手捻着胡须。略思片刻之后才回应道:“皇上。您这迁都是为何。此计又是谁所提出。您觉得此提议可行度有多少层。”

寻微微一怔。沒有想到他会这么反问自己。但是不管怎么说。此事既然是忆昭所提出。那么在他看來。她所说的东西都是历史上应该有的。于是他张口便回道:“迁都之计是为了防御。众卿应该都知道此次大诏北征。并非朕意。(因忆昭所提。此时的他已然接受了她的提议。将帝王的自称改为了‘朕’)而是那吐蕃咄咄逼人。此行北征惨败而归。朕亦是有着不可推脱之责。然而当初在北征归來之时。在那七盘一役时。我军为了自保而无奈放弃前往救援。固而得罪吐蕃众将。当时那尼牟世子便已然放出话來。说今生定然要与我南诏恩断义绝。朕毅然想过。南诏与吐蕃之前数年交好。相互之间都城的防御对方几乎都是了如指掌的。如今若是他们翻脸不认。前來侵袭。我军太和部署在他们的眼里不是形同虚设吗。到时长驱直入。那我南诏不是险危了吗。”

“是吗。”郑回听罢此言。抬头注视着銮台之上的君王。嘴角似笑非笑。“皇上所言即是。吐蕃虽说当年对大诏有着救国之恩。然而如今的吐蕃却又与从前有异。居安思危的确无可厚非。可是皇上有沒有想过。这迁都乃是国之大事。倘若只是为了防御。为何不先考虑改变城中部署。”

“这……”寻听到此言。不禁哑然。他的确是沒有考虑过这么多。而那迁都也并非是他所提出來的。至于为什么要迁都。他所考虑到的。只不过是她知道未來。那么从她嘴里提出來的提议。一定也是顺天应命的。而其他的事情他却并沒有去多作考虑。

“皇上。听说最近您把小龙公主给宠坏了是不是。”郑回并沒有给他多余的时间却编一个合理的理由出來。而是如先帝在世时一般直言不讳。这是先帝赐予他的特权。

“沒……沒……沒有啊……她……她最近一直在疗伤……”突如其來的问询让他不由大惊。想不到帝师如此精明。就连这事儿也无法瞒住他。寻有些惊惶失措。目光闪烁着。习惯向着自己銮座旁边扫了一眼。却陡然发现小亦子不知何时竟然擅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