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另一番光景(2 / 3)

加入书签

但也不想把话说死:“肉干是我帮着弄木头的朋友那儿得来的。关于书桌嘛,确实打算自己做,不过木工工具还没买。要不这样,等我买了工具,先试试做一张你看看怎么样。如果李丽姐不急用的话。”

老柱立刻接上:“兄弟,早说啊,我们食堂的刘强你知道吧,他爸以前是个木匠,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只能干点轻松活。如果你想买木工工具,找他家准没问题。要不我明天帮你问问,看他家还有没有,会不会卖,反正出去买也未必买得齐。”

老张头笑着说:“我看你比建国还上心。如果李丽急着用,你就直接去买嘛。”

老柱辩解道:“哼,我又不嫌麻烦,买来的都一个样子,如果建国给我做,我还让她按她的想法来。嘿嘿。”

老张头指了指老柱说:“都说你老柱傻,我看啊,你粘上毛比许大壮还精。”

老柱一脸不悦地说:“喝这么好的酒,吃这么好的菜,怎么又提到他?老张头,你再说了,我听不懂你在夸我还是骂我。”

三人哈哈大笑。

笑毕,张建国说:“那就这样吧,明天你问问他,如果还有工具,你让人通知我去车间,咱们早下班去拿了。然后我就开始做,周末应该能做出一张书桌来,不雕刻,到时候除了刷漆,其他部分都可以看看怎么样。”

老柱点头说:“正好,上次你姐回家你没去院子见过面,这次刚好让她看看这张书桌做得咋样。”

张建国说:“那行,就这样定了。”

老张头在一旁打圆场说:“都喝酒了,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三人再次笑成一团,气氛融洽。

第二天早上,一切如常。午间打饭时,老柱特意让打饭的大姐告诉张建国:工具没卖,可以谈谈。让他下班早走,去刘强家看看,然后再回食堂早点过来。

到了下午,张建国跟老张头说了这事儿,老张头同意了,还让张建国去车间主任那儿打个招呼。张建国于是去了车间主任办公室,车间主任很痛快,关切地问是不是家里有事,需不需要帮忙,有困难可以找他。张建国感激地点了点头,表示会的,但这次只是私事。接着他就离开了。

等到张建国到了食堂,老柱和刘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张建国问他们:“你们俩一个大厨一个服务员,这会儿能走开吗?”

老柱笑着说:“领导今天没来查,也没开小灶,菜做好了自然就能走。堂堂大厨连这点特权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思。”

三人在刘强的带领下往家走,刘强问道:“建国,你是给自己家人买木工工具吗?”

张建国

陈父听到李守成一行人的来访,沉默了片刻。家中几孩子见到客人到来,却满心欢喜。家境并不宽裕,连大儿子陈华也只是进工厂做工而已,手艺无法传承,留着也只是徒增负担罢了。

过了足足五分钟,陈父才领着李守成几人来到家中的一个兼作物品储藏的小房间,虽称作储物间,实则也能住人,只是堆满了各种物件。陈红补充说,父亲一直精心维护,应当状况良好。

这些工具整齐地摆放在一个盒子里:从斧头、刨刀,到曲尺、墨线轮、钻具、凿子、铁锤及铲子。除此之外,还有一把平置于盒旁的锯子。

“你父亲年轻时手藝真不错。”李守成感叹,“能做雕刻,必是顶尖的好手艺。”

“你自己瞧瞧吧,我一直都很注重保养的。”陈父沉声道。

李守成当然不会轻视这些宝贵之物,他一一查验后,发现每件工具都非常完好。“陈师傅的确用心良苦,工具保存状态上乘,不知您意欲何为?若是售卖,愿闻您的价钱如何。据我所知,陈阿姨身体已不允许继续劳作,但从您的精心照料中可见不舍之心。”

听到此言,陈父的手不由得微微颤抖起来,对于一位资深木匠而言,手稳如山乃是职业要求。屋内的孩子们望向父亲的目光充满了期待。陈红见状也催促着说:“老爷子,咱们得考虑一下吧,大弟刚上班呢。”

最终,在全家的目光注视下,陈父开口:“既然大家有心,那便卖吧,您看这样可行不?”

李守成闻言,明白了陈父的决心,诚恳地说:“我是真心想买,价格您说个准数罢。”陈父稍作思忖,随即回应:“大家同厂同事,既是相识,那便收20元如何?整套工具齐全,这个价钱算公道了。”

李守成心知肚明,20元实属低廉,估摸至少值30元左右。或许因为随同前来的傻柱身份不俗(他在工厂食堂当主厨,地位不低),对方才有所松口降价以图成交。

但若报30元也不妥,一则陈父出于好心可能会拒收;二则不愿给人留下暴发户的印象。略加思索后,李守成提议:“陈叔叔,我对这套工具颇有了解,20元实在偏低,不妨加至25元以表达敬意,将来还得多仰仗您老呢。”

陈父脸上露出了笑意,内心明白,即便降价出售,这些工具在市面上亦难寻买家。对一位老艺人来说,这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损失,更多是对其过往职业生涯的怀念与不舍。能够多得5块钱,就等同于五十斤粮食,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由于性格内敛,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