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公主纠纷(十)(2 / 2)

加入书签

落,特别是有公主、宗室贵女下嫁的部落,要在西巡之际,太后千秋寿诞这天,带远嫁的公主、贵女来贺寿。 并重新拟定了西巡随行妃嫔的名单,荣妃、宜妃在列不说,新晋的静妃、郭贵人、敏妃也在。这些都是有女儿远嫁,以及有女儿未出嫁的妃嫔算是小小安抚了下后妃。

西巡随行人员也定下了,胤禔、胤礽,胤禵,胤禑(十五)、胤禄(十六,这是密贵人的两个儿子)随往。至于贵妃、惠妃留守京城,胤祺、胤祐、胤禩、胤禟则留守京城监国,由康亲王杰书辅佐。

四道旨意一出,众人都明白,蒙古的“天”变了。有机会在整个喀尔喀草原建立“变相”的军事据地,康熙绝对要将这件事儿的利益发挥到最大,有样学样的宜修,也是如此。

之前宜修初次听剪秋禀报端静“煽”驸马一事,便明白京城这边舆论再大,布嫔再怎么装可怜、哀求皇阿玛,想要事有转机都难。原因无他,帝王在江山社稷面前,除了权利、身份不能割舍,其他一切都是可以抛弃的,别说是一个远嫁的女儿,就算是儿子,照扔不误。

上一世,胤褆和胤礽这对兄弟不就被玩废了,最后被圈禁至死。可见,儿子都能舍弃,女儿算什么!所以,破局的关键,还在于权利,在于帝王野望。

简而言之,帝王要什么,你给他什么,喂饱了他,别说是“煽”驸马,就是骑在他身上扇巴掌,为了实现雄心壮志,他当下一定忍,事后……就看你能不能给得起更高级别的筹码。

论康熙这一生,在蒙古方面最想要什么,宜修思来想去,得出答案——平定准噶尔余孽。应该说,这是清朝前一百年,每一个帝王的心病和梦想。

从后金到大清建立,从努尔哈赤到乾隆,宜修从上一世零星记忆以及史书记录中断定,准噶尔是悬在大清发展路上的一把刀,每一个大清帝王都想融了这把刀,建立大清秩序下的蒙古格局。

当时书信一封,就是指点端静如何自救,如何将一切行为合理化。其实,这一局比起江南一案来说,可谓是粗制滥造到了极点。

无论是自己没有隐藏行径向佟佳氏预警、向赵御史露消息,还是自己将话题引到了公主远嫁、留京上。明眼人细究都能发现些什么,就像端静送来的二人,穿着准噶尔的服饰就一定是准噶尔细作吗?

不过是情感面前,很多细节会被人下意识地忽略、隐藏。爱女之心,使得太子妃、三福晋从未多想。就算是回头再想这一切,为了女儿,她们也会下意识地说服自己,不过是巧合而已。

同样的,康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要的就是个名头,一个能名正言顺入驻喀尔喀草原,为大清平定准噶尔余孽的理由。端静给了,那不就得了。至于真假?他是帝王,金口玉言下,说是真的,谁敢质疑!

回府路上,宜修反复念叨,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啧啧……帝王家,真真假假的,哪那么重要。

甄嬛与纯元是如此,那端静与准噶尔为什么不呢?

赵御史也好,端静公主、静妃也罢,包括佟佳氏一族,都承了自己的情。

将来,自然得站队自己和弘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